不会飞的巨型鸟类Pachystruthio dmanisensis(如示意图)在将近200万年以前生活在现今黑海一带,也有可能是早期人类亲族的食物来源。 ILLUSTRATION BY ANDREY ATUCHIN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JENNY HOWARD编译:钟慧元):这种不会飞的庞然巨鸟,体型是现代鸵鸟的三倍大,说不定也是人类古代欧洲表亲的食物来源。
在将近200万年前,巨鬣狗、剑齿虎和骆驼漫游在欧洲大陆上,或许偶尔也会撞见几个早期人类亲族。现在,让古生物学家大出意料之外的是,看来这些更新世哺乳动物和我们的人族表亲,同时也和一种庞大无比、身高将近3.65公尺的鸟类一起共享这片地域。
这项发现刊登在6月26日的《古脊椎动物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代表的是第一种已知生活在北半球、不会飞行的巨型鸟类。这种已灭绝的动物被命名为Pachystruthio dmanisensis,重量是庞大的450公斤,几乎是牠们现存最近缘物种──鸵鸟的三倍。
「我们会想到马达加斯加、新西兰和澳洲有[巨鸟],但这次发现是非常确凿的证据,证明欧洲地区也有巨鸟。」史密森尼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的鸟类馆馆长海伦.詹姆士(Helen James)说。她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
已灭绝巨鸟的化石在全世界都很稀少,詹姆斯.汉斯佛德(James Hansford)补充道。他是伦敦动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的古生物学家,也是研究已灭绝的马达加斯加象鸟的专家。因此,这项发现对于我们理解巨鸟的生活和牠们与物种的互动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新信息。
来自地景和附近考古遗址的线索,也暗示着研究人员这种不会飞的Pachystruthio,有可能成为了早期人类亲族直立人(Homo erectus)的美味大餐。毕竟,生活在新西兰的饥饿人类也养成了吃另一群不会飞的大型鸟类──恐鸟的胃口,并让恐鸟在人类抵达新西兰之后仅仅120年间就步上灭绝之路。
幸运留下的股骨
这个新近发表的鸟类化石,是去年夏天于陶里达洞窟(Taurida Cave)发现的,该处位于克里米亚这个如今让乌克兰与俄罗斯争执不下的黑海地区。 2018年在该处兴建高速公路时,发现了这个古代动物骨头宝库。这种鸟的大腿骨,也就是股骨,就夹杂在这个洞穴的「鬣狗窝」里的其他遗骨之间,之所以命名为鬣狗窝是因为那里有许多巨鬣狗的骨头。
史密森尼博物馆的詹姆士说,只找到这种鸟类的一根骨头是很不寻常的,因为如果这只鸟是死在这个地方,你会预期能找到整付骨骼。或许是掠食者把这根骨头拖进了这个洞穴,但很难确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这根股骨保存得异常良好,让科学家得以用来与其他类似鸵鸟的鸟类的股骨比较,并确认这是一个新属,Pachystruthio。
这根「骨头的粗度,是区分这种鸟类的关键。」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学者、这项研究的主持人尼基塔.泽伦可夫(Nikita Zelenkov)在电子邮件中说。这根股骨保存状态良好,也让科学家能根据骨头的长度估计这种鸟的体重和身高。
超大型点心?
这种新发现的鸟「对欧洲来说真是非同小可──这种鸟并非全世界最大,但却是欧洲冠军。」汉斯佛德说。只有马达加斯加的两种象鸟──泰坦巨鸟(Vorombe titan)和巨形象鸟(Aepyornis maximus)的体型比这种古代巨鸟更大。
与已经灭绝的象鸟和恐鸟相比,Pachystruthio的腿骨比较长也比较细,这也透露了这种鸟的行动方式。「[骨头]笔直的轴表示这是一种体重较重、速度也较慢的鸟类──可能比某些象鸟快,但没有像现代的鸵鸟那么快。」他说。跟其他那些已经灭绝的巨型鸟类不同,Pachystruthio就生活在鬣狗和剑齿虎之间,而要逃离那些掠食者,速度就加更重要了。
在陶里达洞窟发现的这种动物骨骼,和在附近位于乔治亚的德马尼西(Dmanisi)遗址所发现骨骼的有相似之处,显示这种巨鸟生活的时代可能和直立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时间有重迭。学者相信,根据在德马尼西发现的骨头,Pachystruthio是从外高加索迁移到黑海一带,而德马尼西同时也拥有目前在欧洲发现的最古老的人族骨骼。
直立人约在更新世早期开始在欧洲大陆迁徙,而陶里达洞窟的喀斯特岩石和周遭地区的其他地景特征,也符合这些早期人类亲族迁徙路线的环境。
泽伦可夫承认,他们的研究团队并未在这根腿骨,或是洞穴中的其他骨头上找到能确认直立人会猎杀这种巨型鸟类的直接证据。但这项发现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新线索,或许能让我们一瞥已灭绝的人类亲族在横越大陆的长途跋涉中,可能曾经遇见──并吃下肚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