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种令人畏惧的自然现象,由于其难以准确地预测,并且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地震一直被列为人类的最大威胁之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然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只有坏处,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地球震动产生的地震波来窥探地球深处的奥秘。

地球每26秒就会脉动一次类似地震,原因至今未解

1909年,地球物理学家安德里亚.莫霍洛维奇就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地壳和地幔的边界——“莫霍洛维奇不连续界面”,而在1914年,地球物理学家宾诺·古登堡通过同样的方法,准确地推测出了地幔和地核的边界——“古登堡不连续界面”,到了1936年,地震学家英厄·莱曼又据此发现了地核分为两层,即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

总而言之,在拥有能够直接挖到地球深处的能力之前,研究地震波就是科学家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主要手段。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初起,世界各地就开始大量地建造地震监测站点,随着监测精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监测数据的积累,人们渐渐发现,原来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地震,只不过绝大多数的震动都很轻微,我们平常感觉不到。

这种轻微的地震被称为“微地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地球上的“微地震”是杂乱的,它们在世界各地随机地发生,并且毫无规律可言。然而在1960年的时候,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杰克·奥利弗,却在众多的“微地震”中发现了一个“另类”,从此地球上就多了一个未解之谜,其谜底至今仍未揭晓。

地球每26秒就会脉动一次类似地震,原因至今未解

简单来讲,他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规律的“微地震”,每26秒就会震动一次,并且一直持续不断,就像“心跳”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奥利弗的发现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注意到,这种有规律的“微地震”从未消失,更奇怪的是,大量的数据表明,世界各地的监测站点都能监测到这种“微地震”,这说明了它是全球性的。

为什么地球每26秒就会震动一次,就像“心跳”一样?

带着这个疑问,科学家对其展开了研究,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在21世纪之前,只能大概确定这种“微地震”的发源地位于南大西洋,直到2006年,科学家才把这个范围缩小到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湾附近。

地球每26秒就会脉动一次类似地震,原因至今未解

在“震源”确定之后,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是,深海的波浪有规律地撞击这里的大陆架,并令其因为受到挤压而发生形变,从而引发了这种持续不断的“微地震”;第二种假设是,几内亚湾的圣多美岛上存在着火山,或许是火山内部的有规律的运动产生了这种震动。

然而上述的假设似乎并不能完美地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看。

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用硬物在一张桌子上敲一下,那么桌子上被敲击的地方就会产生震动,随着震动波的传播,整张桌子的不同位置都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们用精密仪器去测量不同位置的震动波,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整张桌子都在震动,但根据位置的不同,震动波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同样的道理,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上所监测到的这种“微地震”所产生的震动波,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但大量的监测数据却显示,无论从哪个监测点的数据来看,这种周期为26秒的震动波都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从推理角度来看,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滨海的陆地区域那么多,火山也不少,却偏偏只有几内亚湾附近的深海波浪(或者火山)才能造成这种现象呢?显而易见的是,这也很难解释。

那么应该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释。事实上,直到现在,这种就像“心跳”一样现象仍在继续,地球依然在每26秒震动一次,而谜底至今仍未揭晓,就目前来看,相关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我们也希望科学家能早日破解这个未解之谜。

标签:地震 地球 这种 震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