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年是指中国纪年660年,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显庆五年。
中文名
660年
朝代
历史大事
详见正文
皇帝
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660年历史大事

高宗委政于武后

高宗苦于目眩头重,眼不能视物。百官奏事,有时便请武后决断。显庆五年(六六0)十月,始将政事委任武后。此后武后的权力同皇帝一样。

武后赏赐亲戚故里

显庆五年(六六0)正月,高宗和武后幸并州(今山西文水人)。四月,武后在朝堂宴请亲戚故旧。在内殿招待妇女,宴后分别进行赏赐。高宗下诏,并州八十以上的妇人都版授为郡君。

阿史德枢宾击叛奚

显庆五年(六六0)四月,唐朝令阿史德枢宾、延陀梯真、李合珠等人带兵征讨叛奚,崔余庆充使总督三部兵马。不久,奚人投降,阿史德枢宾又前击契丹,俘获了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被送往东都。

梁王忠被废为庶人

房州刺史梁王忠年岁渐大,内心非常恐惧,有时穿着妇人的衣服防备刺客,有时又自己占卜吉凶,被人告发。显庆五年(六六0)七月,梁王忠被废为庶人,移置到黔州,囚禁在当年废太子承乾住的旧宅中。

苏定方击百济

百济联合高句丽多次侵略新罗,新罗向唐求救。显庆五年(六六0)三月,高宗命苏定方率水陆大军十万出击百济。八月,苏定方带兵渡海,在熊津江口击败百济军队,杀死几千人。之后,水陆大军乘胜前进,直逼百济都城。百济都城全城出动,唐军大败其人,杀死一万多,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投降。唐以百济之地设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百济的酋长为都督、刺史。高宗赦免扶余义慈等人。

迎法门寺佛骨至东都

显庆五年(六六0)诏迎岐州法门寺(今陕西扶风县城北十公里)佛骨至东都,入内供养。武后舍所寝衣帐(值绢一千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雕镂穷奇。至龙朔二年(六六二)始送还本塔。按:此时武后权过高宗,时人亦多信佛,故不闻有谏者。至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亦迎法门寺佛骨,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引起轩然大波,可与此事对照。

660年,唐灭百济,为了复兴自己的朝贡国百济,日本出兵朝鲜,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白村江击败。

660年通鉴记载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五年(庚申,公元六六零年)

春,正月,定方献俘于乾阳殿。法司请诛都曼,定方请曰:“臣许以不死,故都曼出降,愿丐其馀生。”上曰:“朕屈法以全卿之信。”乃免之。

甲子,上发东都;二月,辛巳,至并州。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妇人于内殿,班赐有差。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

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以伐百济。以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将新罗之众,与之合势。

夏,四月,戊寅,上发并州;癸巳,至东都。五月,作合璧宫。壬戌,上幸合璧宫。

戊辰,以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左武候将军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合珠并为冷岍道行军总管,各将所部兵以讨叛奚,仍命尚书右丞崔馀庆充使总护三部兵,奚寻遣使降。更以枢宾等为沙砖道行军总管,以讨契丹,擒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送东都。

六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早午,车驾还洛阳宫。

房州刺史梁王忠,年浸长,颇不自安,或私衣妇人服以备刺客;又数自占吉凶。或告其事,秋,七月,乙巳,废忠为庶人,徙黔州,囚于承乾故宅。

丁卯,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卢承庆坐科调失所免官。

八月,吐蕃禄东赞遣其子起政将兵击吐谷浑,以吐谷浑内附故也。

苏定方引军自成山济海,百济据熊津江口以拒之。定方进击破之,百济死者数千人,馀皆溃走。定方水陆齐进,直趣其都城。未至二十馀里,百济倾国来战,大破之,杀万馀人,追奔,入其郭。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逃于北境,定方进围其城;义慈次子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隆子文思曰:“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遂师左右逾城来降,百姓皆从之,泰不能止。定方命军士登城立帜,泰窘迫,开门请命。于是义慈、隆及诸城主皆降。百济故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诏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壬午,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将兵讨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三战皆捷,追奔百馀里,斩其酋长而还。

冬,十月,上初苦凤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

十一月,戊戌朔,上御则天门楼,受百济俘,自其王义慈以下皆释之。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赦天下。

甲寅,上幸许州。十二月,辛未,畋于长社。己卯,还东都。

壬午,以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蒲州刺史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将兵分道击高丽。青州刺史刘仁轨坐督海运覆船,以白衣从军自效。

标签:高宗 总管 都督 道行 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