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年历史大事
许敬宗死
咸亨三年(六七二)八月,许敬宗卒。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今富阳西南)人。幼善属文,隋举秀才,为通事舍人。后投李密,为元帅府记室。入唐历任涟州别驾、秦府学士、著作郎,兼修国史,中书舍人、给事中。贞观十七年(六四三),以修武德、贞观实录成,封高阳县男、检校黄门侍郎。十九年(六四五),太宗伐高丽,皇太子监国,敬宗以太子右庶子参掌机要,因中书令卒,又检校中书侍郎,从太宗征战,马前草诏,文采飞扬,由是专掌诰命。高宗即位,迁礼部尚书、入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因助立武后,深得高宗、武后信任,加太子宾客,历任侍中、中书令、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进封郡公。任遇之重,当朝莫比。然敬宗诬构大臣,谋逐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监修国史,记事阿曲,贪财受赂,好色无度,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荒蛮,及死,人议谥曰缪,后改曰恭。终年八十一。有文集八十卷。贞观以来朝廷所修《五代史》、《晋书》、《东殿新书》、《西域图志》、《文思博要》、《文馆词林》、《累璧》、《瑶山玉彩》、《姓氏录》、《新礼》皆敬宗总知。其孙彦伯有文才,敬宗晚年文笔,多为彦伯代作。
始刻《集王书圣教序》
《圣教序》乃唐太宗李世民撰,高宗李治记。释怀仁集晋王羲之书,成《集王书圣教序》,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诸葛神力、朱静藏将此刻石成碑。世人重羲之书法,摹写者不绝,然集字刻碑,乃唐之创举。怀仁乃羲之裔孙,得其家法,《集王书圣教序》与羲之遗帖纤微克肖。碑中行楷、行草、个别草书杂糅其间,显示羲之各种书法体势,古雅有渊致,一气浑丽,神采奕奕,与《兰亭序》并驱,为百代书法楷模。
唐伐姚州永昌叛“蛮”
咸亨三年(六七二),姚州永昌(今云南保山)“蛮”民起事,反抗唐朝统治。正月,唐以太子左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发梁、益等十八州兵,募五千三百人讨伐“蛮”民。“蛮”民以和舍、设蒙俭为首领,连营布阵,踞险扬兵,东西三十余里,马步二十余万抵抗唐兵。积寿遣中郎将令狐智通率兵挡其步阵,遣临源府果毅马仁静勒兵九百断其伏军,又遣银州刺史李大志率骑兵击其马军,遣嶲州都督府长史、行军司马梁待辟率步卒三千,绝其退路,自己亲率行军长史韩余庆等长驱直进,杀“蛮”民七千余人,获马五千余匹,生俘和舍等人,唯蒙俭脱身得逃。
昆明“蛮”内附
昆明“蛮”以西洱河(即叶榆河)为境,自武德中(六一八至六二六)遣使入贡,以后岁与牂牁使者偕来。总章三年(六七0),置禄州、汤望州。咸亨三年(六七二)正月十七日,其十四姓率户二万三千内附,唐析其地置殷、总、敦三州(殷州居戎州西北,总州居西南、敦州居南)。其后,唐又置盘、麻等四十一州,皆以首领为刺史。
徙吐谷浑于灵州
唐军大败于大非川,吐谷浑复国无望,唐廷遂于咸亨三年(六七二)二月徙居凉州南山的吐谷浑诺曷钵部于鄯州浩亶水(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然鄯州地狭,邻近吐蕃,吐谷浑畏惧吐蕃来扰,不安其居,因此,唐廷又徙吐谷浑于灵州鸣沙县(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以其部落置安乐州,意为既安且乐。后又置长乐州安置吐谷浑。
姜恪卒
恪乃唐高宗时左相,历任将军、司戎太常伯、侍中。麟德二年(六六五)三月,授同东西台三品,封永安郡公。恪素立功塞外,然无宰辅之誉。时与右相阎立本对掌枢密,立本善画,时人以《千字文》中语讥二人:“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咸亨元年(六七0),恪以左相任凉州道行军总管以御吐蕃。三年(六七三)二月十七日,卒于河西镇守。
吐蕃大臣仲琮入贡
咸亨三年(六七二),吐蕃遣大臣仲琮来唐入贡。仲琮少时为人质,曾入朝诣太学读书,颇晓文字。高宗赐宴,甚优礼之,问仲琮,吐蕃赞普孰与其祖为贤,仲琮曰:今之赞普,雄勇果断,不及其祖,然勤于听理,下不敢欺,亦是令主。吐蕃土风寒苦,物产贫薄,逻娑川唯有杨柳,更无草木。乌海之南,盛夏犹积雪。赞府春夏逐水草而居,秋冬始入城隍,但施庐帐,又无屋宇,文物器用,不及中夏万分之一。但其国法严整,上下齐力,议事自下而起,凡事利于民乃行,所以国祚能持久。高宗责问吐蕃吞灭吐谷浑、败唐军于大非川、寇逼凉州之事,仲琮答己仅奉命朝贡,不晓军旅之事。及仲琮还,高宗以仲琮非执权之臣,来朝又非乞和,故轻其使,遣都水使者黄仁素往吐蕃报聘,仁素竟不得吐蕃情实而还。
置柏崖仓
咸亨三年(六七二)六月,唐于洛州柏崖置柏崖仓。此乃转运仓。总章元年(六六八)及是年关中旱灾饥荒直接促使唐设此仓,以屯河东、北租粟,转输关中。
河渭转输线开启
咸亨三年(六七二),关中饥谨,监察御史王师顺奏请转运晋(今山西临汾)、绛州(今山西新绛)仓粟赈济关中。高宗委师顺以运职。自此,河渭之间舟揖相继,粮米转输线开启。此线开启表因饥馑而起,实因高宗时官僚机构庞大,官禄激增,西北战事频繁,军饷开支日增,政治军事变化所致。
太子弘监国
咸亨三年(六七二),高宗赴东都,十月二日,令太子弘于京师监国。时大旱,关中饥乏,弘视廊下兵士食有榆皮蓬实,遂令家令寺给米使足。时左、右庶子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同为辅弼,太子多疾病,庶政皆决于至德等。
邢文伟减膳进谏
太子弘罕接宫臣。咸亨三年(六七二),典膳丞邢文伟减所供膳,上书谏太子,言近日已来,太子未甚延纳,谒见尚稀,三朝之后,何由发挥圣智,睿哲文明?太子答书致谢,言己多疾,又遵礼以色养为先,因此少暇接见,嘉纳其意。文伟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人。早以博学闻名,及此,益知名,擢拜右史。后迁凤阁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又迁内史。天授初(六九0),因附犯赃内史秦宗客,贬珍州(今贵州桐梓以东)刺史,制使至州,文伟以为诛己,自缢而死。
672年通鉴记载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三年(壬申,公元六七二年)
春,正月,辛丑,以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将兵讨叛蛮。
庚戌,昆明蛮十四姓二万三千户内附,置殷、敦、总三州。
二月,庚午,徙吐谷浑于鄯州浩亹水南。吐谷浑畏吐蕃之强,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狭,寻徙灵州,以其部落置安乐州,以可汗诺曷钵为刺史。吐谷浑故地皆入于吐蕃。
己卯,侍中永安郡公姜恪薨。
夏,四月,庚午,上幸合璧宫。
吐蕃遣其大臣仲琮入贡,上问以吐蕃风俗,对曰:“吐蕃地薄气寒,风俗朴鲁;然法令严整,上下一心,议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上诘以吞灭吐谷浑、败薛仁贵、寇逼凉州事,对曰:“臣受命贡献而已,军旅之事,非所闻也。”上厚赐而遣之。癸未,遣都水使者黄仁素使于吐蕃。
秋,八月,壬午,特进高阳郡公许敬宗卒。太常博士袁思古议:“敬宗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貊。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敬宗孙太子舍人彦伯讼思古与许氏有怨,请改谥。太常博士王福畤议,以为:“谥者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若嫌隙有实,当据法推绳;如其不然,义不可夺。”户部尚书戴至德谓福畤曰:“高阳公任遇如是,保以谥之为缪?”对曰:“昔晋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万钱,秦秀谥之曰‘缪’。许敬宗忠孝不逮于曾,而饮食男女之累过之,谥之曰‘缪’,无负许氏矣。”诏集五品已上更议,礼部尚书阳思敬议:“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诏从之。敬宗尝奏流其子昂于岭南,又以女嫁蛮酋冯盎之子,多纳其货,故思古议及之。福畤,勃之父也。
九月,癸卯,徙沛王贤为雍王。
冬,十月,己未,诏太子监国。
壬戌,车驾发东都。
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甲辰,车驾至京师。
十二月,高侃与高丽馀众战于白水山,破之。新罗遣兵救高丽,侃击破之。
癸卯,以左庶子刘仁轨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罕接宫臣,典膳丞全椒邢文伟辄减所供膳,并上书谏太子。太子复书,谢以多疾及入侍少暇,嘉纳其意。顷之,右史缺,上曰:“邢文伟事吾子,能撤膳进谏,此直士也。”擢为右史。太子因宴集,命宫臣掷倒,次至左奉裕率王及善,及善曰:“掷倒自有伶官,臣若奉令,恐非所以羽翼殿下也。”太子谢之。上闻之,赐及善缣百匹,寻迁左千牛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