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年(羊年)陈朝祯明元年隋朝开皇七年高昌延昌二十七年西梁广运二年
中文名
587年
性质
丁未年(羊年)
类型
纪年
历史
隋文帝开江淮间运河,陈朝改元

587年纪年

丁未年(羊年)

隋开皇七年

南朝陈祯明元年

高昌延昌二十七年

西梁广运二年

587年本年年表

1、公元587年,隋文帝开江淮间运河,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2、公元587年,隋文帝发十余万人修长城,二旬而罢。

3、公元587年,定制科举制度。

3、公元587年,沙钵略死,其弟处罗侯立,是为莫何可汗。

4、公元587年4月,为了平陈,隋首先在扬州疏浚了邗沟,以便水师南下。

5、公元587年,隋主杨坚为统一天下,以次子杨广为帅,统兵攻打陈朝

6、公元587年,隋灭后梁。

7、公元587年,智者大师在金陵光空寺开讲《法华经》。

8、公元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继承问题,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尾舆之子物部守屋进行了决战。

587年历史纪事

陈朝后主改元祯明

祯明元年(五八七)一月三日,陈大赦天下。改元,以至德五年为祯明元年。

隋令诸州贡士

开皇七年(五八七)一月十九日,隋制诸州每岁贡士三人入朝。

陈、隋互遣使交聘

祯明元年(五八七)二月二十四日,陈遣兼散骑常侍王亨、兼通直散骑常侍王音聘于隋。四月二十日,隋遣兼散骑常侍杨同、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儦使于陈。崔儦,字岐叔,清河武城(今属山东)人,为山东门阀。以读书为务,负恃门第才气,忽略世人,在其门户大书:“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贵臣杨素重崔儦门地,为子求崔女为妻,聘礼甚厚,迎亲之日,公卿满座,儦故意骑驴而至,表示对杨素的轻视。崔儦在北方负有盛名,曾两次为使聘于陈朝。

隋发十万人修长城

开皇七年(五八七)二月,隋发丁男十余万人修长城,二旬而罢。

隋开凿山阳渎

开皇七年(五八七)四月,隋于扬州开凿山阳渎以通运输。山阳渎即春秋时吴国所开邗沟,隋将其挖深开广,将用以伐陈。

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子入贡

开皇七年(五八七)四月,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其子入贡于隋,并请游猎于恒、代之间(今山西地方)。隋文帝诏许,并遣人赐以酒食,沙钵略率部落再拜受赐。

东突厥立新可汗

开皇七年(五八七)四月,突厥沙钵略可汗卒。隋文帝遣太常吊祭,为之废朝三日。沙钵略以子雍虞闾懦弱,遗令立其弟叶护处罗侯继位。叔侄推让再三,最后处罗侯立,为莫何可汗,以雍虞闾为叶护,并遣使通报隋朝。

突厥莫何可汗擒阿波可汗

开皇七年(五八七)四月,隋遣车骑将军长孙晟持节拜莫何为可汗,赐以鼓吹、幡旗。莫何勇而有谋,以隋所赐旗鼓西击阿波可汗。阿波之众以为莫何可汗得隋兵之助,望风降附,于是生擒阿波,上书向隋请示如何处置。隋朝廷意见迥异,宰相高颎认为宽大为怀,长孙晟建策存突厥两可汗,使互相牵制,为招远之道。

隋废后梁国

开皇七年(五八七)八月,隋文帝徵后梁主萧琮入朝,萧琮率其臣下二百余人朝于长安。不久废后梁国,赦江陵(今属湖北)民死罪,给民免除赋役十年。后梁前皇帝萧詧、萧岿之墓各给守墓十户。拜萧琮为柱国,封莒国公。后梁立国凡三十三年,共历三帝,至此亡国。

萧岩、萧瓛率江陵民降陈

后梁广运二年(五八七)八月,隋文帝既徵后梁主萧琮入长安,又遣武乡公崔弘度将兵戍江陵,军至鄀州(今湖北宜城南),萧琮叔父太傅萧岩与萧琮弟荆州刺史萧瓛恐崔弘度掩袭,遣都官尚书沈君公往陈荆州刺史陈慧纪处请降。九月十八日,陈慧纪引兵至江陵城下。十九日,萧岩等尽驱江陵军民男女十万口渡江降陈。陈授萧岩平东将军,授萧瓛侍中、安东将军。

587年风景名胜

公元587年丁青寺

丁青寺属原始苯波教改革归属明教的教派,位于德格县扎科乡,该由大喇嘛丹巴钦绕始建于公元587年,即藏历第一个绕日前40年,距今以有1416年的历史,是康区苯波教寺院的中心,又是成为康区苯波教派最高学府和苯波教祖寺。就寺庙规模、僧侣人数来看,丁青寺为之最,向有康区苯波教祖寺之称。

历史纪事 隋令诸州每年贡士三人(有人任为此即进士科之始)。在所州开山阳渎(江淮间运河)。征后梁主入朝,后梁亡,共三帝、三十三年。突厥沙钵略可汗死,第处罗侯立,即莫何可汗,莫何攻擒阿波可汗。

587年逝世名人

沙钵略可汗(?-587年)

沙钵略可汗,名阿史那摄图,突厥可汗,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之子。佗钵可汗以侄儿摄图为尔伏可汗统东面。公元581年,佗钵可汗去世,其子阿史那庵逻将汗位让给了摄图,是为沙钵略可汗。在可敦北周千金公主的影响下,沙钵略可汗屡次侵犯新兴的隋朝。但隋朝派长孙晟游说西突厥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分化突厥的势力。最后公元583年沙钵略可汗被隋朝打败后,只好和隋朝讲和。

公元587年4月,沙钵略可汗去世,其弟处罗侯即位,为莫何可汗,其子阿史那雍虞闾在1年后成为突厥的都蓝可汗。

用明天皇(?-587年)

用明天皇为日本第31代天皇,其在《日本书纪》中被称作橘丰日天皇,在《古事记》里则名为橘丰日命。用明天皇之皇后,是同父异母的钦明天皇妃-小姊君之女穴穗部间人皇女。公元587年4月2日,用明天皇病。4月9日驾崩。

587年史籍记载

(1)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戊寅(初三),陈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祯明。

(2)癸巳,隋主享太庙。

(2)癸巳(十八日),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

(3)乙未,隋制诸州岁贡士三人。

(3)乙未(二十日),隋朝规定各州每年向朝廷推荐三位士人。

(4)二月,丁巳,隋主朝日于东郊。

(4)二月丁巳(十二日),隋文帝在东郊举行祭祀太阳的仪式。

(5)遣兼散骑常侍王亨等聘于隋。

(5)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王亨等人到隋朝聘问。

(6)隋发丁男十万余人修长城,二旬而罢。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

(6)隋朝征发壮丁十万余人修筑长城,二十天而止。夏季,四月,隋朝在扬州开凿山阳渎以通漕运。

(7)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其子入贡于隋,因请猎于恒、代之间,隋主许之,仍遣人赐以酒食。沙钵略帅部落再拜受赐。

(7)突厥沙钵略可汗派遣他的儿子向隋朝进贡,并请求朝廷允许突厥在恒州、代州之间打猎,隋文帝答应了突厥的请求,并派遣使者赐给沙钵略可汗酒食。沙钵略可汗率领突厥部落跪拜接受赏赐。

沙钵略寻卒,隋为之废朝三日,遣太常吊祭。

不久,沙钵略可汗去世,隋朝为他罢朝三天,以示哀悼,并派遣太常寺卿前去吊唁。

初,沙钵略以其子雍虞闾懦弱,遗令立其弟叶护处罗侯。雍虞闾遣使迎处罗侯,将立之,处罗侯曰:“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来,多以弟代兄,以庶夺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汝当嗣位。我不惮拜汝。”雍虞闾曰:“叔与我父,共根连体。我,枝叶也,岂可使根本反从枝叶,叔父屈于卑幼乎!且亡父之命,何可废也!愿叔勿疑!”遣使相让者五六,处罗侯竟立,是为莫何可汗。以雍虞闾为叶护。遣使上表言状。

起初,沙钵略可汗因为儿子雍虞闾懦弱,留下遗言令立弟弟叶护处罗侯为可汗。这时,雍虞闾派遣使者前往迎接处罗侯,将拥立他为可汗。处罗侯说:“我突厥国自木杆可汗以来,可汗继承多是以弟代兄。以庶夺嫡,违背了祖宗之法,互相不加尊重。你是先可汗嫡子,理当继位,我不在乎跪拜你。”雍虞闾说:“叔父与我父亲是一母所生,共根连体。我是晚辈,好比枝叶。怎能使根本反而服从枝叶,叔父屈居于晚辈之下呢!况且这是先父的遗命,又怎么可以违背呢!希望叔父不要再有疑虑。”双方互相派遣使者,相互推让了有五六次之多,处罗侯终于即位,这就是莫何可汗。莫何可汗又任命雍虞闾为叶护。并派遣使者向隋朝上表,禀报即位始末。

隋使车骑将军长孙晟持节拜之,赐以鼓吹、幡旗。莫何勇而有谋,以隋所赐旗鼓西击阿波;阿波之众以为得隋兵助之,多望风降附。遂生擒阿波,上书请其死生之命。

隋朝派遣车骑将军长孙晟为使者,持节册拜莫何可汗,并赏赐给他鼓吹、幡旗。莫何可汗智勇双全,他打着隋朝所赏赐的幡旗和鼓吹,向西攻打西突厥阿波可汗。阿波可汗的军队以为莫何可汗得到了隋军的助战,纷纷望风降附。莫何可汗于是生擒阿波可汗,又派遣使者向隋朝上书,请示如何处置他。隋主下其议,乐安公元谐请就彼枭首;武阳公李充请生取入朝,显戮以示百姓。隋主谓长孙晟:“于卿何如?”晟对曰:“若突厥背诞,须齐之以刑。今其昆弟自相夷灭,阿波之恶非负国家。因其困穷,取而为戮,恐非招远之道。不如两存之。”左仆射高曰:“骨肉相残,教之蠹也,宜存养以示宽大。”隋主从之。

隋文帝召集公卿大臣商议此事,乐安公元谐建议将阿波可汗就地斩首示众,武阳公李充建议将阿波可汗押送长安,由朝廷明令处死,以示天下百姓。隋文帝问长孙晟:“你认为该怎么处置?”长孙晟回答说:“如果阿波可汗是违背朝命,与我大隋作对,理应处以极刑。现今是突厥兄弟之间自相残杀,阿波可汗的罪恶并不是有负于我国。如果趁阿波可汗困穷危难之时,下令将他诛杀,恐怕不是招抚远方、绥靖边疆所应采取的办法。不如赦免阿波可汗,两存其国。”尚书左仆射高也说:“骨肉相残,违背伦理纲常,是推行教化的蠹害。应该赦免阿波可汗,留其性命,以示朝廷宽大为怀。”隋文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8)甲戌,隋遣兼散骑常侍杨同等来聘。

(8)甲戌(三十日),隋朝派遣兼散骑常侍杨同到陈朝聘问。

(9)五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9)五月,乙亥朔(初一),出现日食。

(10)秋,七月,己丑,隋卫昭王爽卒。

(10)秋季,七月,己丑(十六日),隋朝卫昭王杨爽去世。

(11)八月,隋主征梁主入朝。梁主帅其群臣二百余人发江陵;庚申,至长安。

(11)八月,隋文帝征召后梁国主萧琮入朝。萧琮率领群臣百官二百余人由江陵出发;庚申(十八日),到达长安。

隋主以梁主在外,遣武乡公崔弘度将兵戍江陵。军至都州,梁主叔父太傅安平王岩、弟荆州刺史义兴王等恐弘度袭之,乙丑,遣都官尚书沈君公诣荆州刺史宜黄侯慧纪请降。九月,庚寅,慧纪引兵至江陵城下。辛卯,岩等驱文、武、男、女十万口来奔。

隋文帝因为后梁国主离开了国家,就派遣武乡公崔弘度率军戍守江陵。崔弘度军至都州,后梁国主的叔父太傅安平王萧岩、弟弟荆州刺史义兴王萧等人害怕崔弘度趁机袭取江陵,乙丑(二十三日),萧岩、萧派遣都官尚书沈君公向陈朝荆州刺史宜黄侯陈慧纪请求降附。九月,庚寅(十八日),陈慧纪率军抵达江陵城下。辛卯(十九日),萧岩、萧等人带领后梁国文武官吏、平民百姓共十万人投奔陈朝。

隋主闻之,废梁国;遣尚书左仆射高安集遗民;梁中宗、世宗各给守冢十户;拜梁主琮上柱国,赐爵莒公。

隋文帝得知此事,下令废掉后梁;又派遣尚书左仆射高前去聚集安置没有降附陈朝的平民百姓;并下令给宣帝、孝明帝各十户人家守护陵墓;还任命后梁国主萧琮为上柱国,封爵莒公。

(12)甲午,大赦。

(12)甲午(二十二日),陈朝大赦天下。

(13)冬,十月,隋主如同州;癸亥,如蒲州。

(13)冬季,十月,隋文帝巡幸同州;癸亥(二十二日),又巡幸蒲州。

(14)十一月,丙子,以萧岩为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萧谳为吴州刺史。

(14)十一月,丙子(初五),陈朝任命萧岩为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萧谳为吴州刺史。

(15)丁亥,以豫章王叔英兼司徒。

(15)丁亥(十六日),陈朝任命豫章王陈叔英兼任司徒。

(16)甲午,隋主如冯翊,亲祠故社;戊戌,还长安。

(16)甲午(二十三日),隋文帝巡幸冯翊,亲自祭祀他出生地的社神,戊戌(二十七日),返回长安。

是行也,内史令李德林以疾不从,隋主自同州敕书追之,与议伐陈之计。乃还,帝马上举鞭南指曰:“待平陈之日,以七宝装严公,使自山以东无及公者。”隋文帝这次出巡,内史令李德林由于生病没有随行,文帝从同州下敕书召他前去,与他商议讨伐南陈的计划。等回到长安,文帝骑马举鞭指向南方说:“待平定南陈时,用七宝来装饰您,使崤山以东的士大夫,没有人能像你那样显贵。

(17)初,隋主受禅以来,与陈邻好甚笃,每获陈谍,皆给衣马礼遣之,而高宗犹不禁侵掠。故太建之末,隋师入寇;会高宗殂,隋主即命班师,遣使赴吊,书称姓名顿首。帝答之益骄,书末云:“想彼统内如宜,此宇宙清泰。”隋主不悦,以示朝臣,上柱国杨素以为主辱臣死,再拜请罪。

(17)起初,隋文帝受禅即位以来,与陈朝十分友好,每次抓获陈朝的间谍,都赠送衣服、马匹,客气地予以遣返。然而陈宣帝还是不断地让军队侵扰隋朝边境。所以在太建末年,隋朝军队对南陈发动了一次进攻,适逢陈宣帝去世,隋文帝即下令班师退军,又派遣使者前去吊唁,在给陈后主的信中有“杨坚顿首”之语。陈后主的回信却越发狂妄自大,信末说:“想你统治的区域内安好,这里是天下清平。”隋文帝看了回信很不高兴,并把它展示给朝臣,上柱国杨素认为君主受辱,臣下该死,再一次跪拜叩头请罪。

隋主问取陈之策于高,对曰:“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守御,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储积皆非地窖。若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隋主用其策,陈人始困。

隋文帝向高询问平定陈朝的策略,高回答说:“长江以北地区天气寒冷,田里庄稼的收获要晚一些;而江南地区水田里庄稼要成熟得早一些。估计在对方的收获季节,我们征集少量军队,声言要袭击江南,他们必定屯兵守御。这样足以使他们耽误农时。等到对方聚集了军队,我们便可以解甲散兵。如此反复,他们就会习以为常;然后我们再调集大军准备进攻,他们必然不会相信。这样,在他们还在犹豫的时候,我们的大军已经渡过了长江;我军渡江登岸与敌军作战,士气就会大增。再说江南水浅土薄,房舍多用茅竹搭成,所有的储积都不是藏在地窖里。如果我们暗中派人因风纵火,焚其储积,等他们重修后,再去焚烧。这样不出数年,对方必定力竭财尽。”隋文帝采纳了高的计谋,陈朝官府百姓开始感到疲惫不堪。

于是杨素、贺若弼及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争献平江南之策。仲方上书曰:“今唯须武昌以下,蕲、和、滁、方、吴、海等州,更帖精兵,密营度计;益、信、襄、荆、基、郢等州,速造舟楫,多张形势,为水战之具。蜀、汉二江是其上流,水路冲要,必争之所。贼虽流头、荆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湓城置船,然终聚汉口、峡口,以水战大决。若贼必以上流有军,令精兵赴援者,下流诸将即须择便横渡;如拥众自卫,上江诸军鼓行以前。彼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徒有三吴、百越之兵,非恩不能自立矣。”隋主以仲方为基州刺史。

于是上柱国杨素、吴州总管贺若弼以及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都争献平定陈朝的策略。崔仲方上书说:“如今必须自武昌以下,在蕲、和、滁、方、吴、海等州增加精兵,秘密进行部署、筹划;在益、信、襄、荆、基、郢等州立刻建造舟船,同时尽量壮大声势,作水战的准备。蜀、汉二江在长江的上流,是水陆要地,势所必争。陈朝虽然在流头、荆门、延州、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湓城等地置备了船只,但最终还是要聚集大军于汉口、峡口,通过水战来与我们决战。如果陈朝断定我们只在上游部署有重兵,因而命令精锐部队赶赴上游增援,我们在下游的将帅即可率军乘机横渡长江;如果陈朝把精锐部队都部署在下游守卫,我们的上游诸军即可顺流而下,鼓行向前。陈朝虽然有九江、五湖之险可资凭恃,但失德则难以固守;徒有精锐骁勇的三吴、百越之兵,因无恩则不能自立。”于是隋文帝任命崔仲方为基州刺史。

及受萧岩等降,隋主益忿,谓高曰:“我为民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战船。人请密之,隋主曰:“吾将显行天诛,何密之有!”使投其柿于江,曰:“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

等到陈朝接受后梁萧岩等人投降,隋文帝更加愤怒,对高说:“我作为崐天下百姓的父母,怎么能因为有长江一条衣带宽的水而不去拯救他们呢!”于是命令大造战船。有人建议应该秘密准备,隋文帝说:“我将要替天行道,进行讨伐,有什么可保密的呢!”并让造船者把砍削下的碎木片投进江里,使其顺流而下,说:“如果陈朝害怕,改过自新,我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杨素在永安,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各有等差。

杨素率军在永安,建造大船,名叫“五牙”。在船上建五层楼,高一百余尺;又在船的左右前后设置了六根拍竿,都高五十尺,可乘载战士八百人。二号战船名叫“黄龙”,船上可乘载战士一百人。其余称作“平乘”、“舴艋”的舰船大小不等。

晋州刺史皇甫续将之官,稽首言陈有三可灭。帝问其状,曰:“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将出师,臣愿展丝发之效!”隋主劳而遣之。

隋朝晋州刺史皇甫续将要赴任,在向隋文帝辞行时叩头行礼上言平定陈朝有三条理由。隋文帝问具体情况,皇甫续回答说:“第一是以大国吞并小国;第二是以有道讨伐无道;第三是陈朝接纳叛臣萧岩等人,我们师出有名。陛下如果命将出师,我愿意效微薄之力。”隋文帝对他加以慰劳,然后让他赴晋州上任。

时江南妖异特众,临平湖草久塞,忽然自开。帝恶之,乃自卖于佛寺为奴以厌之。又于建康造大皇寺,起七级浮图;未毕,火从中起而焚之。

当时江南妖异怪事极多,临平湖久被水草堵塞,此时突然散开。陈后主非常厌恶,于是自卖于佛寺为奴隶,想以此来镇住妖异。又下令在建康城中修建大皇寺,在寺中建造七层宝塔;还未完工,佛塔就从中起火被焚毁。

吴兴章华,好学,善属文,朝臣以华素无伐阅,竞排诋之,除太市令。华郁郁不得志,上书极谏,略曰:“昔高祖南平百越,北诛逆虏,世祖东定吴会,西破王琳,高宗克复淮南,辟地千里,三祖之功勤亦至矣。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祠七庙而不出,拜三妃而临轩;老臣宿将弃之草莽,谄佞谗邪升之朝廷。今疆埸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张,臣见麋鹿复游于姑苏矣!”帝大怒,即日斩之。

吴兴人章华,好学不倦,工于诗文,朝中群臣因为他没有功劳,又缺乏资历,竞相诋毁他,任命他为太市令。章华郁郁不得志,于是上书尽力谏诤,大略说:“以前,高祖武皇帝南面平定百城,北面诛灭了叛逆的侯景;世祖文皇帝东面平定了吴兴、会稽地区,西面打败了王琳;高宗宣皇帝收复了淮南,拓地千里。三位先主的功绩劳苦已到极点。可是自陛下即位以来,至今已有五年,不思先帝创业的艰难,不知天命震怒之可畏;溺爱后宫嫔妃,沉湎酒色宴乐;祭祀祖宗七庙时托辞不出,册封三位妃子时则亲临殿庭;把老臣旧将弃置不用,将谄佞谗邪小人提拔进朝廷。如今边界在日益缩小,隋朝军队大兵压境,陛下如果不能改革自新,我认为国家将会很快灭亡,都城建康不久将变成一片废墟。”陈后主大怒,当天杀掉了章华。

标签:文帝 隋朝 突厥 阿波 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