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用“削铁如泥”来形容一件武器的锋利,面对一块铁,就像是面对一块泥巴一样,泥巴当然没有那么坚固,而这种形容就可以很形象的表示出武器的锋利。不过,铁作为一种非常坚固的物品,真的就那么容易把它给削断了吗?现代想要做到这种程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古代真的就有这么厉害的武器了吗?
剑文化是中国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中华民族正德正身的气节。古代有十大名剑: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剑、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这些传世名兵,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却是文学艺术的产物、只活在传说当中。
比如说鱼肠剑,就是春秋时期,专诸刺吴王僚的那把“勇绝之剑”。《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专诸的行刺过程:“……专诸置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首刺王僚。”当然,鱼肠剑虽然真实存在过,但它得名是因为被藏在鱼腹中,不是打造出来就取了这个名。
再比如说干将、莫邪剑,众所周知,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莫邪两人也是一对夫妻;不过,这两把剑只是虚拟演绎的传说,它们起初被记载在汉代《列士传》和《孝子传》中,用在陪衬孝子的故事,但这并不影响两把剑的名气,后世常常将它们写进诗词中。
古代有剑客,也有佩剑的文人。先秦时期,剑更可以作为一种“礼器”,比如说周天子佩剑,士大夫也佩剑,作为身份的象征;《说文》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剑虽然只是兵器的一种,但它有“百兵之君”的美称,这可能不仅仅是受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剑文化影响,还有就是:佩剑这种行为,怎么看都比带刀、举锤之类的优雅多了。所以在古代,很多文人即使压根不会武艺,也会佩一柄剑在身侧,展现一种浑然天成的贵气。
因此,剑除了作为对敌的兵器,还可以作为一种装饰、身份的象征,就像雕琢精美的玉佩一样,能够让贵族不显山不露水地彰显身份。在古代,不少有地位的人都对精心锻造的宝剑十分追捧,而论证它是否为宝剑,有这么一个标准叫“削铁如泥”。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曾经把家传宝刀拿到街上去卖,结果碰到泼皮牛二为难,杨志就当场表演了“削铁如泥”的技术,让围观群众叹为观止。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杨志说自己的祖传宝刀“砍铜剁铁,刀口不卷”,但他表演的时候,剁的只是铜钱。
古人对于金属的认知没有我们这么详细,也没有这么普遍。在很多古人看来,与金银相比,铜和铁都是差不多的硬金属,古装剧中常常能看到有人用牙齿咬银子,来验证真假,但有谁看到用牙齿咬铜钱的?铜钱拿在手里的感觉就是偏硬的。
用现代的莫氏硬度衡量,黄金、银的硬度大约是2.5 ~ 3,铜的硬度是3,而铁的硬度是4 ~ 5,相比之下,铜明显没有铁那么坚韧,所以在古代,大多数人卖宝剑宝刀表演“削铁如泥”时,都是拿一摞铜钱做实验。稍微花点力气,用点技巧,一剑或者一刀下去,铜钱就会应声而裂。
当然这也看剑的坚硬程度,稍微好一些的剑,都是由不同的金属混合打造的,只要在硬度这方面做得不太差,劈断铜钱根本没问题。人们比较相信眼见为实,口口相传之下,能砍开铜钱的剑,就成了“削铁如泥”,但它削的根本不是铁啊。
刃如秋霜、削铁无声,这是用来形容刀剑锋利度的词语。自古以来,刀剑一直是战场短兵的代表,是杀伐利器,能够见血封喉,夺人命如削草芥,而一把刀剑要要做到如此效果,就要有足够的锋利度。
锋利度,是衡量一把刀剑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刃口不够锋利,那就失去了作为刀剑的意义,充其量就是一个装饰品,一个无用的礼器。在一些历史传闻和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窥见神刀利剑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宝剑两把,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两把宝剑皆是砍铁如泥,锋利无比。后来夏侯恩的青釭剑被赵云所夺,赵云有了此剑,在曹操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将士五十余人,一战成名。
《水浒传》中,杨志有一把祖传宝刀,也是极为难得之物。这把宝刀,可以做到三件事,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杨志没有吹牛,可泼皮牛二却不信世上有如此宝刀,百般缠赖,终于惹怒杨志,最后死于宝刀之下,只见杨志手起刀落,牛二一命呜呼,好家伙,宝刀果然是滴血不沾。
无论是曹操的青釭剑,还是杨志的家传宝刀,都是小说中的产物,是作家杜撰出来的,现实中有没有这样“削铁如泥”的刀剑?
答案肯定是有的,只不过衡量的标准不一样,古代常说,刀剑要能切金断玉,吹毛断发才叫锋利,现代,如果要判断一把刀或剑锋不锋利,会有削纸和砍草席、砍毛竹来测试的。
为什么要用这些看似简单的测试来证明刀剑的锋利度呢?简单来说,就是时代一直在变化,人们生活中,对于传统刀剑的锋利度并没有太大需求,同样的,也是为了防止误伤,刀剑如果能达到削纸的锋利度,那就算很锋利了。
同样的,一把刀剑如果能够具备砍钢筋不伤刃,已经算是一把好刀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