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历史上,也是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思想大争鸣的现象,在这一场思想界的碰撞中,尽管出现过接近两百家的思想,但最终为人所知的却并不多,儒家和法家都是其中之一。但是,战国末期却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有两个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可是这两个学生后世在提到他们的时候,都说他们是法家代表人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学生:李斯和商鞅,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说明法家的思想与荀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法家的理论依据是人性本恶,这个思想来源于荀子,但荀子并不是人性“本”恶论者,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有”恶。荀子认为人性分成两个部分“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恶的)和“伪”(不是虚伪的意思而是人为的意思,是指人的社会属性,是善的)。
荀子在王志篇中说,天下万物可分为四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所以是天下至贵。由此可见,荀子是承认人性有善的。而且荀子认为人必须通过“伪”去改造“性”,因为如果没有伪,只有“性”,那么人是无法生存的,因为人的动物性的生存能力不及动物,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力不如牛,走不若马”。用“伪”改造“性”必须由圣人来做,叫做“化性起伪”,改造的结果是“涂之人可为禹”,这与孟子的“人皆可为舜尧”殊途同归。
如果荀子不承认人性有善,很难想象可以把普通人改造成圣人。但荀子同时认为“性”是很顽固,必须通过圣人的改造,才能去除,而圣人的做法是“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这个做法已经离法家很近了,而韩非在荀子人性有恶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步,认为人性本恶,因此没有改造的可能性,只能防范。所以法家才是诸子中真正的性恶论者。
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
这个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我觉得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儒家?如果把儒家看作是孔孟之道的专利,那么荀学肯定不能属于儒家,而如果把儒学本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那么我觉得荀学就可以划归于儒家,那是因为儒学至始至终有个一以贯之的思想,即仁义之道或礼义之道,而这个思想又有内在与外在之分,分别对应着内圣之道与外王之道,孟子多发挥其内圣的层面,而荀学多发挥其外王的层面。
另外,时代的不同,儒学自身的表现也会不同。孟子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游士的时代,而荀学则处在大一统的前夕,处在战国末期思想交融并归于一统的时期,所以,其表现形态也必然会与孔孟不同,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荀学具有儒学的重要倾向性。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人物,为什么其学生韩非子成为了法家?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