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我国传统戏剧之一,又称为昆腔,算是最古来的戏曲声腔,从明朝中期开始整整在剧坛流行了近300年时间。不过到了乾隆后期,昆曲慢慢步入衰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能现代说起京剧、昆曲等类似的剧种,总觉得只有老人们还喜欢听,年轻人早已对这种艺术形式不感冒了。不过昆曲毕竟是中华一大优秀传统文化,在昆曲身上还是能找到很多优点供后人学习的。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一、昆曲起源于江南文章锦绣之地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有的地方物产丰盛,有的地方民生彪悍,还有的地方文风极盛。其中,江南地区的苏州府和松江府堪称是文人的聚集地。从宋朝时期开始,苏松地区就成为了文官的主产区之一。元朝建立以后,采用了“四等级制度”,南方人的地位不高。与此同时,又对读书人进行打压,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下九流”的说法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大量的文人无法进入政治舞台,只能尽情与文学创作。在元朝统治的后期,昆曲开始在江苏昆山地区出现,起初被称为昆山腔。在昆曲刚刚出现的时候,仅仅在苏松地区流传,而且主要是在豪门大户和士大夫家庭中,受众面比较小。昆曲真正被民众所接受,则是明朝统治的中期,大约是嘉靖、隆庆皇帝在位时期。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二、昆曲在明朝的中后期非常受欢迎

起初,昆曲仅仅是清唱,后来加入了各种管弦乐的的伴奏,再加上细如游丝的水磨腔,昆曲开始被大众所接受。昆曲出现以后,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历经百余年的不断演变,终于达到了比较高的成就。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内阁首辅严嵩和内阁次辅徐阶都喜欢听昆曲。通政使鄢懋卿为了巴结严嵩,花了20万两银子的高价买了一个昆曲班,送给了严嵩。除了贵族和士大夫家庭,在民间戏曲中,昆曲也占了绝对的霸主地位。《浣纱记》、《红拂记》、《牡丹亭》等作品,在全国各地非常受欢迎。宋元时期的杂剧只能在专门的勾栏瓦舍中演出,与普通民众有很大的距离感。昆曲则能够在各种场合搭台演出,极大拉近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明朝末期到清朝统治的前期,昆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几乎所有的文人士大夫们,都会唱那么几段。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三、进入清朝统治中期,昆曲开始逐步衰败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昆曲,逢年过节的时候,宫里有戏班演出昆曲,乾隆皇帝甚至会亲自伴奏。但从乾隆、嘉庆之后,昆曲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缺乏创新能力,经典的昆曲剧目基本上都是明朝后期出现的,清朝时期的新剧目不多。即使是再经典的剧目,如果反复演出,观众都会产生审美疲劳。根据记载,在乾隆皇帝在位末期,京城百姓对昆曲的态度是这样的:“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轰然散去。”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创新性,观众已经对昆曲产生了厌烦。乾隆六十年,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最后1年,京城的所有戏班中,只有庆宁、万和、松寿等几家能够演出昆曲,会演唱昆曲的演员只有区区18人,能够演唱的昆曲只有73折。与之相比,其他剧种虽然仍不成熟,但已经开始崛起,昆曲的地位摇摇欲坠。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四、文字狱限制了昆曲的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清朝是北方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清朝入关以后,非常在意自己的出身,很多文人士大夫虽然不能“金戈铁马大散关,”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讽刺清朝。因此从顺治皇帝在位时期,清朝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字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代皇帝,文字狱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使是清朝内部的高级官员,如果触犯了文字狱,也会受到严厉的惩处。例如礼部侍郎沈德潜(副部级),因为在作品《咏黑牡丹》中出现了“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的观点,最后被抄家灭门。在严刑峻法的高压之下,很多文人根本不敢有什么创作,担心自己会因为“一把心肠论浊清”而牵连全家。因此,在清朝统治时期,昆曲剧目仅仅出现《忠义璇图》、《劝善金科》等歌功颂德的作品,受众面不是很大,而是影响力也远远不如明朝作品。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五、对观众的欣赏基础有要求,这是最大的问题

昆曲的创作者基本上都是官场失意的文人雅士,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创作作品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提高作品的文学水平。欣赏性过度的文雅化,作品中经常出现生僻难懂的文词,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受众面。换而言之,观众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真正了解昆曲唱词的含义。在明清时期,百姓们的文化程度比较低,除了那些士大夫以外,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不是很高。在清朝的中后期,一些文人在欣赏度方面对昆曲进行了批评,认为一些文词过于高雅。就在这一阶段,以四大徽班为代表的其他剧种开始逐步崛起,由于唱词简单易懂,而是打破了纯粹“才子佳人”的模式,其他地方剧种的市场越来越大。与之相比,昆曲的传统市场开始逐渐枯萎。

昆曲曾独领剧坛300年,为何在乾隆以后走向衰落?

六、地方剧种逐步取代了昆曲的传统地位

公元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安徽巡抚推荐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一时之间,四大徽班风靡一时,以至于很多其他剧种的演员纷纷投奔徽班。久而久之,形成了以二黄和西皮为主的各种唱腔。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在位时期,出现了“梨园子弟多皖人,吴儿渐少”的局面。嘉庆皇帝在位的末期,京城的各大戏班中,只有集芳班还能演唱昆曲,不过为了迎合大众,不得不改变原来的传统。即便是这样,仍存在入不敷出、无以为继的情况。道光八年,集芳班倒闭,演员们不得不进入其他剧种班谋生活。从集芳班的倒闭,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昆曲的逐步衰败。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只有一些贵族和文人雅士们偶尔客串几段,成体系的昆曲演唱在北方已经非常少见了。在电视剧《走向共和》开篇就是慈禧太后正在听《游园惊梦》,仿佛也衬托了大清帝国昔日的辉煌和当前的没落。

标签:昆曲 清朝 皇帝 开始 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