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基本上算是无人不知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有背过《三字经》,但是知名度却是相当高的,而且作为一部古典名著,《三字经》一直都给了无数人启发,也教会了人们非常多的做人的道理。然而其实在《三字经》当中,其实是出现过一些错误的,虽然是经典,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你知道《三字经》中出现的一处错误,究竟是什么吗?一起来看看。

三字经里有一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读过旧时启蒙书籍《三字经》的朋友应该知道,文章里有“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的字句,说的是有位叫梁颢的读书人,在八十二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上考中状元,成为天下读书人的魁首。

从此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许多士子一头扎进故纸堆,皓首穷经,只为了将来能金榜题名。在《儒林外史》中,范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考了几十年,到五十多岁还是一个童生。如果不是同样大器晚成的周进可怜他,恐怕他还得继续蹉跎下去。

说梁颢八十二岁考中状元的说法来自于一本叫《遁斋闲览》的笔记小说。该书说雍熙二年,八十二岁的梁颢状元及第。中状元后自题了一副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来梁颢做到秘书监一职,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然而在历史上,梁颢真的是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吗?

三字经里有一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据《宋史》记载,梁灏,山东须城人,字太素。生于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成进士,名列到首,当时,梁颢オ二十三岁。他少年得志,后累官至翰林学士。《辞源》载梁颢“与人文,久而益敬;有吏オ,每进时,词辩明敏”。宋真宗初年,梁颢任右司谏。辽军攻河北,他上疏“请明罚,斩懦将,擢用武勇谋略之士。”故深得宋真宗信赖。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梁颢任开封府知府,忽染暴病而卒,时年四十二岁。史官称其“方当委遇,中途天谢”云云。那么为什么会有“梁颢八十二岁及第”之说呢?原未这是误记所致,后人们以讹传讹罢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流行千年,是寒门士子鲤鱼跳龙门的最佳捷径。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传说,对于那些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很有激励作用。是以,流传不绝。《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时期,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典故,可谓是一处明显的常识错误,就这样一直误传了700多年,以至于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三字经里有一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老年人中举之事也确实有。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进士、广东潮州人刘起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堪称是古代科举史上年纪最大的一位进士。据《潮汕文物志》载:“刘起振,字款之,枫溪田头乡人,年八十八考中进士,选庶常予告归,赐检讨。乾隆南时刘起振已一百零三岁,由粤东赴浙迎驾,乾隆嘉其忠心,赐貂皮荷包等物,加侍读衔。

刘起振回家乡后,特建了一座“敕书楼”,其府第被称为“太史第”。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少儿国学启蒙读物,是华夏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读来琅琅上口,数百年来已是家喻户晓。因为影响巨大,所以有了“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的俗谚。《三字经》第一主编是南宋王应麟!影视作品中出现南宋之前背《三字经》的镜头,那是导演喜欢穿越!有网友神回复:也有可能是王应麟无耻的抄袭了导演的原创!

三字经里有一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三字经》载: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说的是宋人梁灏参加科举考试,愈挫愈勇,直到八十二岁高龄才中状元。其实,正史记载梁灏22岁中状元,正是春风得意的年纪。可惜英年早逝,42岁时候暴卒而亡。据说,梁灏儿子梁固在父亲中状元之日出生,后来也高中状元。父子状元佳话流传至今!

令人称奇的是,北宋年间有两对父子状元——祥符四年(1011年)进士第一名张师德是“建隆二年(961年)状元张去华之子,史称”两家父子状元,当时士大夫荣之!”宋人没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战将,却从来不乏学霸。——大宋人民太有才了。

探花最早称为探花郎、探花使,唐代时候已经出现。原本是指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人。最晚至南宋孝宗初年,探花郎仍然是指进士及第中最年轻的人,而非进士第三名。确定无疑将探花郎称进士第三名的记载,始于南宋开禧元年(1201年)之《云麓漫钞》,书中记载:世目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

标签:状元 十二 三字经 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