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220年死后,夏侯惇、张辽和曹仁等魏国武将也都跟着死了。而且不光是魏国,220这一年仿佛像魔咒一样死了非常多的知名人士。蜀国的关羽、刘备、马超,吴国的吕蒙、甘宁等人都是220年左右死去的。其实在三国时代能寿终正寝就已经算是非常幸福了,可能当时的人均寿命也就在30对岁左右,所以在220年之后就开启三国的新时代了。
我们读三国,似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自从曹操死后,魏国里好像就没有一个能人了。
被诸葛亮打的是一退再退,若不是马谡在后面出了点问题,那么诸葛亮还真有可能北伐成功,明镜子之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曹操死后,那些有名的武将好像就再也没有提及过,罗贯中也在有意无意的淡忘这些老将的存在,
其实原因很简单,但是罗贯中却不愿意写,当初跟随曹操的名将,等曹操死时他们也老的差不多了,政权稳定,帝国后继有人,也不再需要他们奔赴战场了,没有战功那自然就写的少了,甚至有的干脆就不再出现了,所以我们就在三国演义的后期里面,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猜不透
为什么,我们看三国演义往往几页几张的故事,但是三国里面的人物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我们并不会感觉时间的流逝,一场仗打了几年,在我们看来不过才几分钟罢了。时间在三国演义里被大家淡忘了,但是历史并不会遗忘时间,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夏侯惇,跟着曹操打过赤壁,攻过东吴,也伐过汉中,最后曹操死的时候,他跟曹操一起走了,比如张辽,曹操死后,抵抗东吴的大任仍然交给了张辽,可惜张辽很快也死了,我们都知道的许褚其实活的挺久的,活到了魏明帝时期,但是由于没什么功绩,所以存在感不高。
曹操死后,有一部分武将跟着去了
曹丕上位后,有一部分的老臣还乡去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罗贯中没有写,罗贯中对于三国演义是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偏见的,对刘备就很同情,对曹操就很不满,所以在这样这样刻意的忽视之下,大家也就很难想到这个道理,赤壁大战时,曹操已经53岁了,这样的年龄很危险。
曹操死后,夏侯等魏国名将有的跟着去了,有的退隐了,并没有消失不见,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