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战争不少,朝代更迭要打仗,平定周边小国要打仗,有人起兵造反也要打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都在于主将的排兵布阵,这场仗怎么打,为什么会赢会输,结局如何,很少去关注过军队中普通士兵的命运。战胜方自然不用说,那么战败的,军队统帅或被杀或被擒,那么他手底下的士兵们又是如何安排?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呢?我们看几个例子。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垓下之围,项羽最后战至身边仅存二十八骑,而追者数千。于是,项羽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对手下人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请诸位看我杀进敌军,斩将、砍旗,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战斗力。

项羽当然是说到做到,三次冲锋,斩杀数十近百人,再次集合部队,仅仅亡了两骑——剩下二十六骑。率领这余下的二十六骑来到乌江边,项羽不肯渡江,将马交予乌江亭长后,命令手下人也都下马,“步持短兵接战”。这一次,史书上只写项羽自己就杀掉了汉军“数百人”,但对于剩下那二十六个人是死是活,再无交待。

那么,剩下的那些人去了哪里呢?

最大的可能是死了。降的可能性当然有,但考虑到能够跟随项羽到最后,面对数千追兵仍然陪伴项王英勇杀敌,有这么大的勇气,怕死的可能性非常小,战死的可能性也就非常的大。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攻打幽州。当时的幽州总管名叫李崇,是隋朝开国重臣李穆的儿子。在小规模进犯被李崇挡回去几次之后,突厥搞了次大的进攻。为了驱赶来犯之敌,李崇率领三千步兵,与突厥人打了十几天,最后伤亡惨重,退到了一个名叫砂城的废弃的小城。

小城太小,早已无人居住,缺食少水,城墙也年久失修,根本无法挡住突厥的进攻。不过,对于这支战斗力顽强的隋军,突厥人也有所忌惮,不敢硬拼,只好围起来慢慢打。没有粮食,所以,李崇的军队就白天死守小城,夜晚出城跑到突厥人的队伍里去抢掠牛羊——游牧民族嘛,打仗不用背粮,只要赶着群牛羊就行了,随宰随吃随打仗。

突厥人也不傻啊,开始以为隋军是想搞偷袭,后来发现原来主要目的是抢东西吃,于是每到晚上便严阵以待,不给隋军以可乘之机。时间久了,隋军能搞到的食物越来越少,白天晚上不断地减员,最后一次出城夜战,回来天亮时数了数,已经只剩下一百多号人了,其中大半还都重伤在身,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突厥人知道李崇的地位和声望,一直有招降之意。所以便趁机在城前喊话,希望李崇投降,并且许诺一定按照王侯的标准给予封赏。李崇对剩下的士卒们说,我作为主帅,必须战死沙场,以报朝廷恩典,但你们不必。你们已经为朝廷尽力了,一会儿待我战死,你们即可降贼,然后找机会逃走,想办法回到故乡去吧。如果能够活着回到长安,见到皇帝,一定要把我的一片赤心告知于他,我李崇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说罢,手持兵刃冲入敌军,连砍两人。突厥人乱箭齐发,将其射死在阵前。然后,问题来了——剩下的士卒投降了吗?

答案是,肯定降了。原因很简单,这段跟自己人说的话,如果不是自己人后来讲给了皇帝和史官听,史书里边就只会简单地记一句“没于边”,而不会写得如此详细了。

不降能活着回去吗?可能性几乎为零,你不投降,人家为什么要放了你?所以,一定是有人投降后又逃跑,并且逃回了长安,将李崇殉国的情形讲给了皇帝听。这从李崇的谥号也可以看出来——“壮”,“壮烈”的“壮”。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一个战死沙场的主将,是多么的英勇、悲壮,一句“努力还乡”,是多么的温情,多么的令人神伤啊!至于投降是不是有损气节,那看你怎么看了——没点气节,怎么可能战斗到最后?丧失战斗力后投降,投降之后无论有没有“努力还乡”,那也都是英雄啊!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另外项羽手下那二十六个人的去向?连暗示都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给司马迁的消息来源讲这件事的那个人注意力不在那二十六个人身上。那个人叫杨喜,因为在争抢项羽尸体中获胜,抢得了其中一部分,得以从小军官一跃而封侯。

杨喜有个孙子名叫杨胤,杨胤的儿子杨敞娶了司马迁的女儿。杨家的发达就是从杨喜那里开始的,而让杨喜得以发达的这件大事,自然是杨家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杨胤说不定就亲耳听爷爷讲起过呢。

杨喜当然是自己的注意力在哪里就讲哪些事情,他没注意过剩下那二十六个人的去向,杨胤在讲给亲家司马迁听的时候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到那二十六个人了。说不定司马迁也问过这个问题。

标签:突厥 项羽 投降 十六 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