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四雕”指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始作于唐、宋,盛于明、清。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间争奇斗艳。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形式之美,在我国明清民间雕刻史上堪称奇迹。 安徽南部,山川秀美,名胜古迹遍布,自然风光是黄山最负盛名,人文景观则以徽派建筑中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最为著名,世称“三绝”。而在古建筑门楼、门罩等构件上几乎遍饰精细的雕刻,这些分别用木、砖、石、竹雕成的作品,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被中外艺术家赞誉为“徽州四雕”。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四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四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榭,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徽州砖雕
传统“徽州四雕”之一。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徽州石雕
传统“徽州四雕”之一。在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
徽州石雕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占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坦西递凝瑞堂大道旁有一对保存完好的黟县青大理石石雕宝瓶,其瓶身所饰山水云雾花纹图案,采用了浮雕与镂空雕刻相结合的手法,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徽州木雕
传统“徽州四雕”之一。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
徽州竹雕
传统“徽州四雕”之一。徽州建筑多为砖木石结构,竹楼极少,故竹雕用于建筑物的装饰较为少见。
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这些作品,有名人的书法墨迹;有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有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有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极其广泛。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如常见的工艺品,包括屏风、告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简、帽商、笔筒、筷筒、楹联、腕枕、餐具等。都饰以竹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