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今作樽,是先秦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也是一种礼器,多用青铜制成。青铜尊有哪些呢?
四羊方尊
商代,高58.3厘米、重达34公斤,于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侈口,长颈,鼓腹,高圈足。全器最独特之处在腹部四角上都铸有一大卷角羊,每羊胸与尊腹合为一体,羊足铸在圈足上,而羊首羊角则凸出器表,尊的四个角部浮雕出极为生动的四条龙。
据考察,羊角与羊头均为采用分铸法后,再与全体铸接在一起,颈部饰有蕉叶纹,此尊器制浑厚,造型雄奇,设计精巧,技艺复杂其风格特点不但在同类器中独树一帜,也是商周青铜器中的奇珍。
此器为圆形,圆口外侈较大,长颈,腹外鼓,圈足。器的腹部饰有饕餮龙纹,纹饰精美,雕工精湛,具有商代铜尊的典型特征。
象尊
商朝,通高22.8cm、宽14.4cm、长26.5cm、重27.7千克。现藏与湖南省博物馆。主要用途是:家居摆放、商务礼品、外事礼品、高档文化礼品。
整个器形为一头大象,其躯体肥硕敦实,长鼻高翘,鼻孔向前平伸,嘴向前突出,露出剑齿状门牙;象背平直,有椭圆形口,缺盖;四肢粗壮有力,足有五趾,尾短下垂,尾接臀部处有一道扉棱突起。其卷起的象鼻略呈反S形,既有凝重感,线条流畅又不呆板,活脱脱是现实生活中的象形。
象尊通体布满纹饰,主体部位饰饕餮纹、夔纹,鼻上饰鳞纹,额上有蛇纹,纹样均呈浮雕式,简直就是一具立体雕塑像。这件象尊应是一件盛酒的容器。象背上的椭圆形口即为尊口,酒可以由此注入;鼻孔与腹部相通,用作流口,酒可从鼻孔流出。整个器物既有象的逼真形象,又具有尊、壶类器的实用价值。
鸮尊
商代晚期,通高45.9cm, 口长16.4cm,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主要用途是:家居摆放、商务礼品、外事礼品、高档文化礼品。
中国西周晚期的铜尊最早见于商代,主要形制有圆尊、方尊、鸟兽尊等,鸟兽尊种类繁多有羊尊、牛尊、鸮尊、象尊等。
妇好墓同出两件,整体做站立鸮形,头微昂,面朝天,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双足与尾构成3个支撑点,使鴞形尊体稳稳地站住。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此尊整体以雷纹衬地,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象。口内有铭文,为“妇好”二字。此鴞尊,造型雄奇,花纹绚丽,既是实用器,又是极好的艺术品,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龙虎尊
西汉,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足径24厘米, 重26.2千克,1957年安徽阜南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器高五十点五厘米,口径四十四点九厘米,重约二十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龙
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龙虎铜尊器身呈圆形,圆口外侈,折肩细颈大腹,圈足。肩部饰3条折身探首的立雕式龙纹,阔嘴有角,蛇形身,尾上卷,龙首下接扉棱并以此为界,铸造出3组以浮雕式虎首为中心的装饰花纹。
虎首居中外突,虎身左右展开,虎口衔一平面人物形象,人像两侧有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纹,皆以云雷纹衬底。
器物铸造精美,纹饰精致,是商时期青铜器中难得的珍品。安徽阜南地区当时为淮夷聚居地,从该尊的形制看,明显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但纹饰又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此尊腹里随外表纹饰凹凸而作相应的凹凸状,鲜见于其它器物,亦为其特色。
三羊尊
商代后期制作,是一件传世品,高52厘米 径41.3厘米 宽61厘米 径35.5厘米,重51.2千克。
大口广肩,唇外折,颈上有三条凸弦纹。肩部等距离装饰三只浮雕卷角羊头,间以回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纹饰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眼睛突出,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部饰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圆孔。下部在回纹地上饰六组兽而纹,并有三条扉棱与器肩三羊首错置。
分两次铸造而成。先铸尊体,再在肩部铸制单头。羊首边缘,不规则地掩盖着肩上的纹饰,尊内还有从孔道中溢出的连接羊头的铜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