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很多人不一定信鬼神,但是鬼神故事一直很有市场。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同行者都颇为好奇,在现实中看不见的、得不到的,不妨把他们安排在另一个世界实现,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搜神记》有一则《韩凭妻》,比较著名,说夫妻俩人不畏强权,抵死相守,死后虽不能合葬,但是两人的坟上长出一棵大梓树,盘根错节在一起,树上又有鸳鸯交颈悲鸣,让人心生悲慨,借用一个滥俗的套语,就是“柔情也疯狂”,背后一阵凉风,胸中一阵蜜意,不知如何是好。不过,变孔雀也好,变蝴蝶也罢,人间若真有是情,何苦化去?

《搜神记》的影响是什么

六朝“志怪”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近继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异故事,下开唐代传奇和宋代评话中“烟粉灵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远地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而明清的笔记小说则可以说是六朝志怪的嫡传。

六朝“志怪在我国文学史土,特别是在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搜神记》则是现存“志怪”小说中价值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种,是这个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六朝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对我们充分认识六朝“志怪”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无疑是有帮助的。

前代神怪作品的创造性继承者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志怪小说,特别是《搜神记》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首先在于它对前代的神怪作品有着创造性的继承。马克思指出“古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我们也可以这样评价中国的神话。《搜神记》正是在中国神话和前代其它神怪故事的沃土上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已对前代神话鬼怪传说故事的继承乃是一种创造性继承。

首先,从《搜神记》中故事的来源来看,既有对前代作品内容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造。该书中著录的汉代故事就不下百条,且有文献可查的不少于几十则。如《董永》一则引自刘向的《孝子传》,《东海孝妇》引自刘向的《说苑・贵德》,又如《阴子方》、《张助》、《张汉直》《到伯夷》等等,卿裤见东汉应确的《代俗通义》一方面《搜神记》有对前代神怪传说的转录保存之功,另一方面又有它自己在题材内容上的更广泛的开拓。

魏晋前的神怪作品就其总体而言,反映的生活面是广泛的、主题也是多样的但就具体的某一作品看,表现的题材或思想内容却有明显的局限性。就拿现存保留古代神话最多的《山海经》来说,书中有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概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之三类一是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故事,如《海外北经》中钟山之神“烛阴“又称“烛龙””的传说,《大荒西经》中关于女娲的传说。二是战胜灾害的英雄故事,如《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三是反映部落间的战争,如《大荒北经》中黄帝与蚩尤之战,《海外西经》中刑天与帝争神座等。

《搜神记》除有上述类型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更按近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吝。如有反映和歌颂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盘瓠》中描写的“无关嬬、符传、租税之赋”的理想世界。有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优秀品质的作品,如《韩凭妻》、《三王墓》。有揭露贪官、昏官的、如《蒋山祠》,也有欲烦清官的,如《小黄令》、《软辅》。有反映封建社会中男女婚姻问题的,如《王道平》、《河间郡男女》。此外还有各种异怪的描写。这些大多是作者采撷传说写成的。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神话的许多因素,万物有灵的精灵论,无所不能的法术、人鬼杂糅的野性世界,宇宙万物人化思想,小说中塑造了不少死后再生、永恒仙乡、魔法幻化等事件情景。而且,《搜神记》中也开始出现写社会人物的作品,如《天竺胡人》、《李寄》、《管辂》、《郭璞》、《钟琳》等。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搜神记》一书较之前代的神话、神怪故事,在题材上既有明显的继承、也有较大的开拓和发展。

其次,从艺术上来看,《搜神记》继承了前代神话中强烈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和神奇的幻想等浪漫主义手法。如《千日酒》中写刘玄石到狄希那里要酒喝,狄希的酒还没有发酵酿好。玄石要了还没有酿熟的酒喝了,他到家就一眠千日,家里人以为他死了,埋葬了他。三年后,狄希去访刘玄石,令其家人去掘坟墓,只见“冢下汗气彻天”,破棺后,掘墓人被刘玄石的酒气冲入鼻中,竟然也都各醉睡了三个月。书中还记叙有“长五丈,足履六尺”的大人,也有身高仅一尺乃至数寸的小人。再从作品的形制篇幅上看,前代特别是上古神话,比较简单、零散,首尾完整的故事很少。

《搜神记》在这力面的突破也是明显的。《搜神记》中出现了许多叙事婉转、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如《华山使》,故事情节虽然不及唐传奇中《柳毅传书》的情节那么曲折动人,但也写出了郑容路经华阴,受华山使托书,传书的经过,传书的结局等等。又如《宋大贤》,先用概括描写的方式写出宋大贤的性质“以正道自处”,然后写他夜宿南阳西郊亭与妖精鬼怪的斗争,作品中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他与鬼魅斗争的三个回合。这些故事中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大体具备,表现出了较为完整的艺术构思。可见《搜神记》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对前代神怪传说都显示出有着继承,更有着创造性的发展。

《搜神记》是对民间传说故事的记载,而这些故事恰恰是原始图腾崇拜在后世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延伸,是民间文化发展变异性的结晶。在人的拟兽化阶段,原始人曾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充饥以求得生存,这时的动物是支持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人们把动物本身当作对生活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自然的异己力量来加以崇拜。人们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人们所依赖的东西,也就是古人奉之为神的对象,而它也就成了氏族成员所崇拜的图腾。他们相信通过模仿此图腾就能得到神的保护,就拥有了神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摩尔根在探讨洛魁氏族首领权利时提到,“在分布很广的人类部落中间,常常把角当作职位及全能的象征,这或许如泰勒所提示的,是由于有角的反刍动物的雄兽特别显得威风凛凛,才引起人们这种联想的”。但是,随着知识的进步,人类相信有自己的始祖,于是按自己的模样来拟想,自己的模样又是半人半兽,这样图腾的演变便进入了第二阶段———兽的拟人化阶段。自然兽便有了人的特征,或有了与人类似的思想感情、类似的行为,甚至能幻化为人,这时的兽被人性化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千年过去了,由于不断的暗中摸索,人们稍稍学会控制些自然的有效方法,自己也渐渐有了点信心,于是对他们的图腾神,态度渐渐由献媚的、拉拢的、恫吓的、抗拒的(人究竟是个狡猾的东西)最后他居然从幼稚的、蒙昧的图腾文化中挣扎出来了,以至几乎忘掉有过那么回事”。这时的始祖模样也变作全人型了。当然后世小说记载中的动物也便是本性的了。

标签:故事 搜神记 小说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