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发展是曲折的,并不是一帆风顺。北魏开凿龙门石窟后不幸处于乱世,没能发展。隋朝以及唐朝早期,这个时期的洞穴发展缓慢,还因为地区冲突中止过。

龙门石窟为什么在隋朝没有发展

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同时雕刻技术十分成熟,雕塑艺术,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它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

当时鲜卑族孝文帝从山西大同迁都河南洛阳,之前他在大同修建了云冈石窟。到洛阳,继续修建了龙门石窟。但是由于少数民族来到中原后已经被汉化,因此佛像的面容、服饰比起云冈石窟都有很大的差异。封建时代的开山造像,大都是代表了统治阶级发愿的意志。

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神勇英武,公元575年(32岁)亲征北齐,34岁时再次统一了北方。574年,宇文邕扬言不怕下地狱,佛、道齐灭,毁佛道经书、塑像,令和尚道士还俗。

灭北齐后,又在原北齐境内禁断佛、道二教,夺寺4万所为宅第,焚毁佛迹,强迫300万僧尼还俗,使北方佛法几乎灭迹。次年六月北伐突厥,大军齐至,武帝却暴病而亡,年仅35岁。

《隋书》记载:杨坚生在寺院时,紫气满庭。比丘尼智仙对其母说:这孩子来的非同寻常,须由她亲自抚养。杨坚13岁才回到父母身边。杨坚登基后,果如预言,推动东土佛法走向巅峰,而隋朝也出现了开皇盛世的局面。

隋文帝(581—604)继承了北周的统治,一开头就改变了周武帝宇文邕毁灭佛法的政策,而以佛教作为巩固期统治权的方针之一。这和他出生在冯翊(今陕西大荔县)般若尼寺受智仙尼的抚养和即位时昙延力请兴复佛教不无关系。

他首先下令修复毁废的寺院,允许人们出家,又令每户出钱营造经像,京师(长安)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由官家缮写一切经,分别收藏在寺院及秘阁之内,从而天下风从,民间的佛经比儒家的六经多到很多倍。

不过虽然此时佛教得到发展,不过和龙门石窟并没有多大关系,龙门石窟并没有得到修建。初唐时期佛教发展曲折,哪有人顾得上龙门石窟呢,唐朝龙门石窟的兴盛还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

隋末战乱,历史重演。618年李渊取代隋朝建立了唐朝,不过李渊并不信佛教,甚至下令进行灭佛运动。

626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灭佛,言词激切,李渊不顾绝大多数臣子的反对,五月下诏书:“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庙、道观拆毁,只供养精进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还俗。

当时唐朝只有300多个州府,而全国5,000多所寺庙、50万僧尼、近百佛洞石窟,如果执行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寺庙被毁,46万僧尼被剥夺信仰。然而六月份就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亲政,该诏书没能执行。如果不是这样,大唐盛世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

标签:龙门石窟 发展 佛教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