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1575年
- 年代
- 1570年代
- 年号
- 明神宗万历三年
- 世纪
- 16世纪
1575年1575年历法
世纪: 16世纪
年代: 1570年代
年份: 1575年
传统纪年: 年号:明神宗万历三年;日本正亲町天皇天正三年
乙亥年(猪年)
1575年大事记
6月29日——日本长筱会战,武田军大败。
中国商人林凤攻克马尼拉。
葡萄牙开始在达尔贝达建立殖民地。
教皇格留哥利十三世宣布澳门为天主教主教区。
2月8日——荷兰莱顿大学建校。
1575年5月 武田胜赖包围长筱城。长筱城当时只有守兵500人。被围的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向其盟友织田信长求救。 5月18日,织田信长的救兵到达,与德川家康会师。 设乐原决战 武田胜赖得知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皠援军到达后,就放弃了对长筱城的包围。
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二万五千攻打织田家在东边的门户德川家康。胜赖本想攻打三河首府冈崎城。但内应被家康发现杀死。于是转而兵围长筱城。织田信长接获德川家康的请援就急信息后,马上率军来援。两军于连子川对峙。
1575年名人生死
1575年出生
长宗我部盛亲,日本战国大名。(1615年逝世)
孝慈皇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皇后(逝世1603年)
汪关,娄东印派创始人
多罗那他,藏传佛教大师(逝世1634年)
左光斗,明朝大臣(逝世1625年)
1575年逝世
6月24日——鸟居胜商,日本战国时代足轻,通称强右卫门。(1540年出生)
6月29日——马场信房,日本战国武将。(1515年出生)
6月29日——内藤昌丰,日本战国武将。(1522年出生)
6月29日——山县昌景,日本战国武将。(1530年出生)
1575年历史记载
神宗召见廉能官
万历二年(1574)正月十二日,内阁首辅张居正上疏请神宗召见廉能官。他说:太祖时,每遇外官来京奏事,常召见赐食,访问民间疾苦。虽县丞、典史,有廉能爱民者,亦特差行人奖赏之。迨宣德、成化、弘治年间,仍常举行宴赏之典,天下太平实由于此。今值考察之初,宜令礼部仿照旧典,教习他们仪礼。神宗接受张居正的建议,于正月十八日在皇极门按照明朝的仪式,召见浙江左布政使谢鹏举等二十人,面加奖励,并赐银币酒馔。正月二十三升谢鹏举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户部请改粟米输京仓
万历二年(1574)二月初八日,户部以京仓粟少,不敷一月支放,而通州仓粟米多,约可支五年,请将万历二年、三年粟米尽改输京仓。神宗允准。
陶大临逝世
陶大临(1527-1573),字虞臣,号念斋,浙江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改翰林院编修、侍读、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掌院事、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礼部右侍郎。嘉靖时,吴时来弹勘权相严嵩,陶大临为他定草疏。吴时来被捕下狱,追究主谋,陶大临不顾个人安危,每日至狱中为他送药物。万历初,累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充经筵日讲官。神宗以讲读效劳,赐钞、布、米等物。万历二年(1574)三月二十五日卒于官,年四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文僖,律己严而待人宽,正直廉法,不为势利所动。
石应岳请开藩禁
万历二年(1574)三月二十七日,礼科给事中石应岳上疏请开放藩禁,他说:宗藩开支日增,禄米难以满足。郡王以上犹得厚给,将军、中尉多不能自存。已有封爵的尚且如此,没有封的困苦不难得知。请以不系赐名授爵者,尽予放开限制,准从士农工商四民之业。其中,有文学才能的,准予参加科举入仕,但不许任京官、握兵权。不然,公无以为给,私无以为养,有伤国体。神宗将此疏下礼部议处。
户部发银修大同边墙
大同,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万历二年(1574)四月初二日,户部发太仓银二十六万二千六百六十八余两修大同边墙,分作五年支给,每年发五万两,最后一年发六万二千六百六十八余两。神宗从之。
万恭罢官
万恭(1515-1591),字肃卿,号两溪,江西南昌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官南京文选主事、考功郎中、大理寺少卿。嘉靖四十二年为兵部右侍郎,疏请选兵、议将、练兵车、火器诸事,世宗照准。后命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在晋期间,御冠守边,教民耕种及水车之法。隆庆六年(1572),与工部尚书朱衡总理河道,筑长堤三百七十里,仅费银三万两,六十天而工成。又浚高、宝诸河,河患以息。万恭“强毅敏达,一时称才臣”。治水三年,成绩尤著,而工科给事中吴文佳、南京湖广道御史陈堂等竟“劾其不职”,万历二年(1574)四月初九日罢官,“回籍听田”。万历十九年卒,年七十七。(一说万历十六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卒)。
尹台致仕
尹台(1506-1579),字崇基,号洞山,江西永新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严嵩以同乡之故,对尹台颇有好感,欲与他结为姻亲。尹台为人耿直,予以拒绝。遂被外调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临行之前,尹台告诉严嵩:请皇上勿杀直言敢谏的杨继盛。严嵩不听,后尹台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万历二年(1574)四月初十日致仕。万历七年卒,年七十四。有《洞丽堂集》、《思补轩稿》。
诏内外官行久任法
吏科左给事中张楚城曾奏陈:今后知县必历俸六年上下,乃许升取知府。知州必历俸六年上下,乃许升迁。间有才不宜于官,或官不宜于地者,听抚、按查实,量行更易。其藩(布政)、臬(按察)二司参政升布政使,参议升参政,副使升按察使,佥事升副使,皆约以三年左右为限;在内科、道、部属大约六年上下升取司、寺、参政、副使,三年上下升取参议、佥事、知府。疏下吏部集议,内阁首辅张居正以为张楚城的建议甚好,万历二年(1574)四月二十二日,诏令一体遵行。由是,藩、臬、守、令皆得自展才能。
朱衡致仕
朱衡(1512-1584),字士南,又字惟平,号镇山,江西万安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知县、刑部主事、福建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所至皆有成绩。嘉靖四十四年进为南京刑部尚书。同年秋天,改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朱衡主张开新河,身体力行,亲督河工。隆庆朝,朱衡先后任工部尚书。多次奏减江南织造,裁抑浮费。万历二年(1574)五月二十日,致仕。万历十二年卒,年七十三。有《道南源委录》等。
刘体乾致仕
刘体乾(?-1576),字子元,号清癯,北直隶东安县(在今河北天津地区)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行人、兵科给事中、户部尚书。留心国计,屡次疏请革冗员、冗费,爱惜民力,反对增赋。隆庆中,内供所费无算,数下诏征取太仓银,刘体乾以国计绌乏,亟力疏争,积怨于穆宗,竟被削职夺官。神宗即位,起刘体乾为南京兵部尚书,遂奏言:“留都根本重地,故额军九万,马五千余匹。今军止二万二千,马仅及半,单弱足虑。宜选诸卫余丁,随伍操练,发贮库草场银买马。”又上防守四事。朝廷允从。万历二年(1574)六月二十一日致仕,万历四年五月初四日卒,赠太子少保。
李棠致仕
李棠,生卒年不详,字石塘,湖广长沙县(今湖南长沙)人。隆庆朝进士。由吏部郎中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督兵讨平韶州山民起义。终南京吏部右侍郎。万历二年(1574)十一月十七日致仕。李棠廉洁耿直,死谥恭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