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中国娃娃》这张照片,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已经看过了,在这张照片当中,一名婴儿坐在废墟上痛哭。这张照片经常被误认为是南京大屠杀中的一个场景。然而这张照片实际拍摄于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火车站,由著名华裔抗战摄影记者王小亭所摄。因揭露日军轰炸平民的暴行,恼羞成怒的侵略者悬赏10万元捉拿王小亭。
自从有了摄影技术以来,战争的真实面目就越来越为人所熟知,若想记录暴行,照片与录像无疑是最佳选择。这张《中国娃娃》的照片几乎戳中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的内心,在美国,无数人主动为中国捐款。有的美国孩子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有的献出了自己的洋娃娃。
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中国新闻界摄影鼻祖之一,王小亭先生。王小亭原名王海生,1900年生于北京。曾赴美学习摄影,1925年起任职于万国通信社作摄影记者。后受聘于上海《申报》,任新闻摄影部主任。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王小亭便赶赴东北,华北,上海等地记录日军暴行。
1937年8月28日,日军十几架轰炸机轰炸了上海南火车站。由于当时上海正组织难民逃离上海返回原籍,南站的平民有1800人。日军轰炸了两个小时,造成至少200名平民死亡,上千人受伤。
王小亭得知日军轰炸平民后,立即带着摄影设备来到现场。据他回忆,南站如同地狱一般,到处是残肢断臂,哀嚎声哭泣声让人心碎。他一边与救援人员一起救助伤者,一边记录着日军的暴行。
王小亭在铁轨附近看见一名男子正救助两个孩子,他先把一个孩子从铁轨上抱起来放在月台上,又去抱另一个受伤的孩子。出于摄影师的本能,王小亭立即用仅剩不多的胶片记录下这一场景,随即跑过去救孩子。由于胶片不多了,最后呈现出来的只有十几秒。记录这一场景的16mm黑白胶片,后来被送上美军军舰到达马尼拉,然后又被被送往美国。
我们所熟知的照片来源是美国《生活》杂志,但实际上这张照片或者这一镜头最早公开是新闻片。9月15日起,这段影片就以新闻片的方式在美国放映,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各大报纸截取了《中国娃娃》这张图片作为新闻配图,报导日军轰炸平民。
10月4日,美国《生活》周刊第102页,103页刊出了这张照片,照片来自王小亭的胶片,从中截取的一帧。此外还有其他媒体拍摄的救援人员包扎的照片。这张照片引起的反响是空前的,不仅震惊了美国,甚至震惊了全世界。此前对日本侵华漠不关心的西方各国瞬间转变了态度,纷纷谴责日军,并对中国人民的遭遇表示同情。
根据《生活》杂志报道,截止杂志出刊,已有1.36亿人浏览过这张照片。其中通过报纸浏览的有至少5000万人,而通过影新闻片观看到的至少8000万人。要知道,当时全世界只有20几亿人,还有很多地方过着原始生活。可以说,但凡能读报,能看新闻片的人都看过这张照片。现在的流量小生数据造假也造不出这个数字。
这张照片发布后,日本人恼羞成怒,因为这让他们发动战争的合理性荡然无存。在外国人眼里,中日战争从地区间冲突变成了日本单方面对人类文明的践踏。但日本人贼心不死,先是诡辩称是飞行员看错了,把站台上的平民当成了军队。然而根据在现场的国外记者报道,当时现场一个军人都没有。且南站转移平民早已公之于众,而且日军连中国军队后方的动向都一清二楚,怎么可能不知道南站是在转移平民?
日本人见谎言被戳穿,更是歇斯里地的愤怒,不停高喊照片是伪造的,摆拍的。居然悬赏五万美金,约合10万多大洋追杀摄影师王小亭。为了安全,王小亭携家人跑到了香港。据香港《文汇报》记载,王小亭曾于1938年2月15日被日军抓捕,但由于其是美国国籍,加上美国方面的压力,日军很快将其释放。
关于这张照片是不是摆拍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应该心存疑问。中国也不乏较真的人,原浙江大学光仪系教授,中国光学界泰斗,董太和2008年做了分析,写成《“中国娃娃”照片不是摆拍的》一文。当时董先生已92岁高龄,但因国内某摄影师附和日本右翼的言论,无端指责王小亭摆拍,制造假新闻,董先生不顾年高,认真考证,得出了照片绝不是伪造的结论。
董先生托人从美国买来了1937年10月4日那一期的《生活》杂志。由于杂志上还有其他外国记者在场拍摄的照片,交叉对比之下可证明孩子不是王小亭摆在那里的。
据王小亭后人回忆,当时王小亭还拍摄了四行仓库战斗等知名战斗的场面。每天身上挂着四五个相机出门,偶尔因为拍摄到好的照片高兴,但大多数时候都为中国军民的死伤而难过。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淞沪会战的影像资料,大部分来源于王小亭,只是中国娃娃这张太有名了所以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其他作品。
如果没有王小亭的贡献,全世界还要被日本人蒙在鼓里,中国人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得到援助。徐百柯所著《民国那些人》谈到他时说:“记住他的伟大,他的真实,他揭露日军暴行的残酷,以及他难以言语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