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他是朱元璋的孙子,而朱允炆之后,皇位被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所得,朱允炆也下落不明,这中间的事情,我们称之为靖难之役。那么,如果在最初的时候,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棣而不是朱允炆,还会不会发生后来的一系列的事情呢?朱棣会怎么做,朱允炆又会如何?
1.立朱棣为太子是否合理?
“上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陛下言是,但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
《明太祖实录》记录,意思是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伤心欲绝,曾经想要立四子朱棣为太子,但是被大臣以不是长子为由劝阻了。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这段话是朱棣上位后篡改的,真真假假我们不去分析,跟咱们也没半毛钱关系。但是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个观点,就算想立朱棣为太子也是存在很大阻力的,因为朱棣排行第四,前面还有两个哥哥,自古立长不立幼。
想跳过秦王朱樉和晋王朱,也是存在风险的。在当时的藩王势力中,实力最强的便是秦、晋、燕三王,其中秦王是马皇后所生,朱标死后朱樉即为长子,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如果跳过这两个人,保不准也会有一番动乱。
另外秦王受封陕西,晋王受封山西,燕王受封北京,远近虽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舍近求远尤不可取。
2.朱棣继位会不会削藩?
先排除合理性,就算朱棣顺利继位,那么朱棣能够顺利解决藩王问题吗?
其实藩王问题绝对是朱大老板异想天开了,认为都是亲宗,一定可以一心一意辅佐正统。但是他低估了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贪婪,藩王都是老朱的儿子,自然都乖乖的听话,就算再传一代,以朱标的贤明,也镇得住众兄弟,可是再往后呢?只要朱标这一支权威稍弱,就会出现主弱臣强的境遇,而且这种情况是可预见但不可以避免的。
所以当年朱允炆执意削藩,他认为不削藩早晚出问题,但是他不知道削藩立马就会出问题,这是个时机选择的问题。
那么朱棣通过正统继位的话,他会削藩吗?答案是肯定的,他在夺位之后也进行了削藩,并且十分成功。
3.朱棣的削藩与朱允炆有什么不同?
既然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朱允炆就被拱下了台,朱棣却没有呢?这就是老姜和小辣椒的区别,说以前道一万,还是太嫩了。朱允炆实在是信不过这些叔叔,并且他身边也没有老成持重的贤臣,一个年轻的君主,领着一帮激进的大臣,初生牛犊不怕虎,上去就给老虎一巴掌。沉睡的老虎虽然有潜在危险,但是醒着的老虎当场就可以取你性命啊!
于是朱允炆堵上了自己的性命为自己的四叔上演了一次失败的实例,朱棣自然就不会冒进。所以朱棣的削藩是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瓦解藩王势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削藩大计。
但这并不代表,如果朱棣直接继位,他就能削藩成功。
4.屠戮的焦点依旧是削藩!
所以无论是谁继位,都逃不脱“削藩”这一难题,藩是一定要削的。但是会不会激发动乱,就要看这些继位者的手腕和藩王们的胆量了。
朱允炆会削,朱棣也会削,就算朱樉继位也一定会削藩。无论谁动手,都难免有一个人和一伙人会反对,一个处理不当,就会爆发生灵涂炭的战争,到那时屠戮依旧再所难免。
你说朱樉和朱棣比朱允炆成熟,那是因为有朱允炆的例子在先,如果他二人直接继位,谁能保证他们不激进?你们说朱棣是个军事天才,除了他别人反不成,那是被逼的,朱棣本身也是九死一生,起兵时差点就被灭了,况且朱樉和朱也是颇有军功,谁说他俩就不行呢?朱允炆削藩是他俩没反,是没被逼急眼而已。
历史不容假设,我们只能臆想。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朱棣即位,有更大的可能不会激起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主要矛盾还是需要解决的,谁也没法保证,朱棣一开始就能平稳的完成削藩。削藩就是一枚定时炸弹,无论是谁,处理不好都会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