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战各个国家的钢盔,肯定就有很多人把当时德国的M35钢盔拿出来开始吹牛了。虽说M35钢盔的确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钢盔,然而他在二战期间并不是最好的,只因为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深的很多人的喜欢罢了。然而说到二战期间的最好的头盔,那一定就要属美国的M1头盔了。为何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德国M1935头盔制造精良,采用整块钼钢反复冲压而成,可谓厚道到了极致。但它那种被人津津乐道的外形并非优势,这种盔型源于一战时期的M1916,这个系列后来衍生出了M1917、M1918和M1935等后续,与英国的MK系列一样,都是堑壕战的防护设计思路。
德式头盔令人津津乐道的护耳部分与其说是设计不如说是一脉相承的特点,许多人把这种特点与美军后世的M88头盔设计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现代头盔的先驱,并且这种观点大行其道。
实际上这种大面积防护的做法美军在设计M1头盔时就已经考虑到,只是因为样品与德国头盔太像,怕引起识别问题而放弃了。这种面积防护理念当年各国都有,意大利、苏联的头盔做的不比德军M35逊色,蛋形的头盔顶面也更符合避弹原则。美军在战后也只不过是博采众家之长并重启了自己早期的研究罢了,说M88完全取材自M35未免有些偏颇。
或许正因为M35头盔很显眼,所以大家都忽略了美军M1头盔才是那年代真正的“高端货”,这款头盔至今仍然在一些地方服役。它的性能、做工绝对没得话说。与德国的钼合金钢冲压不一样(其实就是种不锈钢),美国使用的是可以令德国人哭的哈德菲尔德高锰钢,这种钢材锰含量高于10%,是一种奥氏体组织的高锰钢,硬度高,可塑性好,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和那些矿山机械的关键部位。
关于美军头盔还有段小历史,一战时期的美军采用的是仿造英军的M1917式头盔,这种碟形头盔在堑壕中能够提供良好的防护,但一旦转换为地表战,它那脆弱的侧面防护就成为士兵吐槽的短板。美军一直到二战以后都在使用M1917和M1971A1,美军直到1941年才开始M1头盔的换装。正因为如此,M1头盔是二战最后一种被装备的主力盔型,它采纳吸收的意见更多。
一顶德军M35头盔重1.45公斤,美军M1头盔重1.36公斤(越战款要略矮一点点),德军M35采用皮质内部悬挂,而美军采用的专门另厂招标的塑料内衬悬挂,这在当年非常奢侈。内外盔分离的想法来自于负责钢盔研发的Harold G. Sydenham少校,他给新钢盔下的定义是:防弹、轻、舒适、稳定、平衡。
内盔的研发招标最后由著名的体育器材商Riddell公司完成,它们将橄榄球的头盔概念移植到了钢盔上,这种改变是革命性的,也许有人还在老生常谈M1935对PASGT的影响,但这个内衬对世界钢盔的推动远大于德国人的产品,直到今天的Mohawk Mk2模块化头盔都仍然受其影响。
这种内盔可以有效的提高头盔的通用性,但也暴露出一些悬挂问题,以至于美军不怎么喜欢用护颌。德国M35这方面用的是笨办法,他们用了5-6个盔型内衬缝纫来解决不同的头型,但战争一白热化,工厂能生产3种头型都是给面子了。这种内盔可以单独拿下来当安全帽带,反正是个ABS工程塑料,在许多不需要防御子弹的场合可以既保障士兵的工作安全,又兼顾舒适性。夏天的时候散热,冬天的时候不会冻头。还有很多士兵干脆就把外盔拿来舀水、当饭碗甚至装尿
美军将M1头盔与刚刚装备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一起配发给出征的军队。最开始美军对这种头盔有许多负面评价,认为太热、太重,但这代表着更好的防御能力,上了战场的美军很快就认账了。大受好评的M1头盔从1941到1945共生产了2100万顶,越战时还追加生产了上百万之多。
如果说德军M1935是制作的精良的话,美军M1则完全是科学的体现。从以设计开始,它就经过了大量的射击和破片测试,并调整了各种不同的盔型,从倾斜角度和内外衬的结合来达到更好的对破片防御能力。还有小小的一点,美军钢盔使用了当时奢侈的“滚边”工艺,卷边在早期M35头盔上也出现过,但德国人很快就顾不上了,照着墙脚油纸包上的方案纷纷改成割手的切边。这项技术对于二战时打得山穷水尽的各国已经是无所谓了,但唯独美国却坚持了这项“人机工程”。
所谓“滚边”,更正确的叫法是“轮辋包边”,这是一种采用金属堆盔沿进行钝性包覆的工艺。美军钢盔采用哈德菲尔德锰钢会造成指南针的小干扰,故而采用了不锈钢包边来减轻这些情况,而且这样比单纯的机加工卷边更圆润不伤手,不过战争中这些盔沿的不锈钢很容易掉漆,成为M1头盔独特的风格。
德军M35头盔所谓的“卷边”与美国这个完全不是一回事,德国人用的是苦逼的人工铁锤敲打,手工进行卷边的方式杜绝盔沿锋锐,这个实在...所以到了M42这些头盔上,这道工序被完全取缔了,换成了切边。所以你看,有钱真的是能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