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统论是一种主张以祖先长辈的血统和身份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方向的政治思想。这种思想在各个国家的封建社会和集权社会时期都存在过,从封建制度下的官员贵族世袭制即可看出。

血统论的危害

血统论内容

古代盛行血统论,血统论的作用一是把帝王圣人神化,赋予一种神秘色彩,烘托出一种既高大、神圣、迷离、模糊而又平近、合乎想象这样一种效果,从而达到使臣民敬畏的目的。在谶纬里,古代帝王如伏羲、神农,以至孔子等形状性格均被刻意描绘得与凡夫俗子迥然不同。以孔子为例,《孝经钩命决》言:仲尼海口,牛唇,舌理七重,虎掌,龟脊,辅喉,骈齿。《春秋演孔图》又说:孔子头像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胸有文,日制作定世符运弦(《春秋纬·演孔图》)。

《孔子圣迹图》云:“天感生圣子。降以和乐之音。”孔子秉天地之清气降生,天地之间悬绕和美喜乐之音。孔子降生后。黄河水由浊变清。古人说:“圣人出,黄河清。”

《春秋纬演孔图》上还说:“女乳必于空桑之中”.故日“玄圣”。孔子的母亲将孔子生在了坤灵洞,深奥绝妙,非常人所理解,称为“玄圣”。

《后汉书》载:“孔子母征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日玄圣”。因为孔子是他的母亲有感黑帝而生,玄又代表黑色,故称“玄圣”。

《论语撰考谶》记载:“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礼记·檀弓》同样言孔子的神奇孕育.乃感黑龙之灵所生。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章句下》)

从尧舜到汤王.经历了五百多年;从商汤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年,从文王到孔子也是五百多年。

亚圣孟子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从尧祖、舜祖再到商汤王、文王、武王、周公,再到孔子。这就是古人说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炎黄子孙就是这样一条血脉流淌至今啊!

《易》之成,流行的说法是,源于伏羲,成于周文王。纬书的作者还嫌不神秘,又制造了更古老的神话,《周易乾坤凿度》称,最初,由圣人“章流立文,以诂息孙”,以后相继传授于天老氏、混沌氏、天英氏、无怀氏、神农氏、烈山氏、鳌厘氏、老孙氏、轩辕氏……所以称“乾坤凿度”,就是开凿通向天门和大地的道路。《春秋说题辞》云:“《易》者,气之节,含五精,宣律历.《上经》象天,《下经》计历,《文言》立符,《彖》出期节,《象》言变化,《系》设类迹。”《礼》“所以设容,明天地之体也”(《春秋说题辞》)。《春秋》是孔子接受天命之作,在制作过程中充满了神气。

“五经”不仅是圣人之作,同时又是天意的体现或天授。“五经”神圣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至上性,它不再是认识的阶梯,而只能是被崇拜的最后真理。汉代的这类神话后来虽不再张扬,但儒家经典神话已成为社会的定势。虽然有异见人士对儒家经典不时地发出疑问,但由于统治者一直尊儒,由神话而形成的至上性和最后真理的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易》有君人五号也:帝者,天称也;王者,美行也;天子者,爵号也;大君者,与士行异也;大人者,圣明德备也。①《尚书·璇玑钤》日:帝者天号,王者人称。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②帝王郊祀活动中,频繁使用的是“天子”这一称号:天子者,继天理物,改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万民,至尊之号也。

标签:孔子 春秋 文王 血统 神话